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安全生产管理是系统工程,需科学思维指引与务实方法支撑。毛选蕴含的经典思维模型,历经实践检验,其实事求是、聚焦核心、循环优化的内核,与安全生产的本质要求高度契合。将这些模型融入安全生产管理全流程,可精准破解管控难题、提升管理质效,为安全生产筑牢坚实防线。 一、实事求是调研模型:锚定安全实情,杜绝形式化管控 安全生产无捷径,脱离实际的管控终将流于形式。毛选“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实事求是思想,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遵循。安全生产风险藏在一线现场、隐于操作细节,唯有深入调研摸底,才能精准掌握风险底数。 在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中,需摒弃“靠报表判风险、凭汇报定方案”的惯性思维,践行实事求是调研模型。一方面,常态化深入施工一线,聚焦高风险工序、关键设备设施、重点作业岗位,查地质条件变化、设备运行状态、人员操作规范度,摸清现场安全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广听多方声音,与班组员工、技术骨干、业主、监理等深入沟通,收集实操中的安全卡点、隐患线索与改进建议,同时核对行业规范标准与历史安全数据,形成完整的安全实情台账。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安全管控“纸上谈兵”,让安全方案贴合实际、精准落地,从源头规避形式化管控风险。 二、主要矛盾拆解模型:聚焦核心风险,集中力量破难点 安全生产涉及环节多、风险点杂,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面面俱到”易导致“重点失守”。毛选《矛盾论》强调“抓住主要矛盾,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这一逻辑对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极具指导意义——安全生产的核心目标是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需优先聚焦影响全局的核心风险。 实际管理中,需建立风险分级梳理机制,全面排查生产全流程中的安全隐患,按“风险等级、影响范围、发生概率”分类排序,锁定1-2个核心矛盾,如地铁项目的基坑坍塌风险、高空作业坠落风险,工厂生产的设备故障风险、危化品泄漏风险。随后集中主要的安全管理资源,包括人力、物资、管控精力,针对性制定防控方案:增配监测设备、强化专项培训、安排专人盯防,形成“核心风险重点管、次要风险简化控”的管控格局,避免资源分散导致的风险漏管,实现安全管控效能最大化。 三、分阶段推进模型:适配生产节奏,精准把控安全节点 各类生产项目多按工序分阶段推进,不同阶段的生产场景、风险特征差异显著,单一管控模式难以覆盖全周期安全需求。毛选《论持久战》“分阶段抓重点、循序渐进稳推进”的思维,可转化为安全生产分阶段管控模型,按生产进度适配安全措施,实现全周期安全护航。 以工程建设项目为例,基坑开挖阶段重点防控边坡失稳、降水异常风险,需强化支护验收、加密沉降监测,明确“支护合格方可开挖”的刚性节点;主体施工阶段聚焦高空作业、交叉作业安全,落实防护装备佩戴、作业面隔离等要求。每个阶段明确核心安全目标、关键管控措施与责任主体,阶段结束后开展安全复盘,梳理本阶段风险处置情况,明确下一阶段管控重点,实现“阶段衔接无漏洞、安全管控无盲区”,让安全管理与生产节奏同频同步。 四、群众路线协同模型:凝聚全员力量,筑牢群防群治防线 安全生产不是少数管理者的责任,而是全员共同的使命。一线员工是风险直接接触者,也是安全防护的第一道关口,激活全员安全意识与参与热情,才能构建起无死角的安全防线。毛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模型,正是凝聚全员力量、夯实安全基础的关键抓手。 践行这一模型,一方面要畅通员工参与渠道,定期开展安全建议征集活动,鼓励员工结合岗位实操,提出隐患排查、流程优化、防护改进等方面的建议,对实用建议快速落地并给予表彰激励,让员工感受到“安全有我、建议有用”;另一方面要强化全员协同,打破部门、班组壁垒,通过安全例会、现场交底、经验分享等形式,同步安全信息、明确协同责任,形成各层级协同格局。同时,倾听员工安全诉求,解决实操中的安全不便,让员工从“被动守安全”转变为“主动管安全”,凝聚起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 毛选经典模型不是僵化的理论,而是务实的管理工具。将其融入安全生产管理,本质是用科学思维破解管控难题、用务实方法夯实安全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唯有灵活活用这些模型,立足生产实际、聚焦安全核心、凝聚全员力量,才能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实效,切实防范安全风险、保障生产安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