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回复: 0

弧光灼灼 初心如磐 ——记全国工人先锋号、杨凌五泰金属设备有限公司焊工班组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报全媒体记者  牟影影

11月20日,在杨凌五泰金属设备有限公司的组装车间里,焊工班组的老师傅手持焊枪精准走位,新徒弟凝神紧随观摩实操,高温熔铸下一件件精密构件渐次成型……

这个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的班组,自2012年组建以来,以“技能筑基、创新攻坚、传承赋能”为初心,在高温与弧光中锤炼硬功,成为助力企业前行的“钢铁脊梁”。

“安全是生命线,一丝不能马虎”

“安全是生命线,一丝不能马虎。”每天早会,班组长宋永祥的这句叮嘱雷打不动。作为连续13年“安全生产示范班组”,这里的安全规矩细到每道工序。

岗前检查设备、查验护具,班中每日巡检,月底应急演练,各项保障机制环环相扣。5S现场管理让焊枪、焊丝各归其位,“安全积分制”将合规操作与工资直接挂钩,谁都不敢有半分懈怠。

“刚来时嫌面罩闷、防护服沉,但师傅硬逼着我穿戴齐全,其实这些都是保护自己的‘护身符’。”年轻焊工刘晓昆说,现在班组里已经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事事守安全”的自觉。

严管之外更有暖心。新员工入职,班组长帮着找宿舍;谁家有急事,同事主动顶班;每周总结会不仅议工作,还聊心事。技能比武、优秀员工评选等活动,让大家比学赶超有劲头。

此前,与湖南一家公司合作研制二代生物菌群治理油烟装置时,面临交付期紧、焊接精度要求高的问题时,班组全员分工协作,老师傅攻克关键部位焊接难题,徒弟负责辅助工序,最终圆满完成任务。这套装置在湖南省治理餐馆油烟“流鼻涕”专项活动中取得良好效果。

“只要心往一处想,再硬的骨头也能啃下来。”宋永祥这话,说到了大家心坎里。

“要做科研的‘铺路石’”

“别把自己当‘焊匠’,要做科研的‘铺路石’。”这是宋永祥常挂在嘴边的话。焊工从不是简单的“执行者”,而是科研转化的“攻坚队”。

在协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谷物精细播种机时,核心部件的焊接精度直接影响播种效果。面对焊接材料变形难题,班组组建专项攻坚小组,多次召开技术研讨会,对比十余种焊接方案,最终创新采用激光焊工艺,精准控制焊接温度和速度,成功将焊缝尺寸公差控制在1-2毫米以内,确保了播种机的作业精度。“实验室的设计能完美落地,全靠焊工班的硬功夫!”参与项目的高校教授竖起大拇指。

在承接国家重点实验项目相关焊接任务时,面对耐高温、耐酸碱的特殊要求,班组又一次冲锋在前,对接研发团队,反复调整焊材和参数,数百次试验后,终于攻克高精度焊接难题,让科研成果顺利变成产品。

日常生产里的小创新更是层出不穷。通过建立“班组+研发团队+高校”协同机制,鼓励员工参与技术革新,近年来累计提出工艺改进建议36条,其中33项建议落地实施。这些创新不仅让焊接生产效率提升,还使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实现了质量与效率的双提升。

“技术留不住,班组就没根”

“焊接既靠手艺,更靠传承。技术留不住,班组就没根。”宋永祥深知人才的重要性,班组早早推出“双导师”带徒制,技术骨干当师傅,签协议明责任,既要传手艺,更要带作风。

丁峰的成长正是班组人才培养的生动缩影。“刚学特种焊接时,总控制不好温度,焊缝容易出现气孔。”丁峰回忆道,师傅每天陪着他反复练习,用钢板做试验件,逐一调整电流、电压参数,还把自己的缺陷处理笔记借给他钻研。

在班组“基础技能+进阶提升+创新拓展”三级培训体系中,丁峰跟着高校老师学习新技术,在技能比武中找差距,坚持每天钻研专业书籍、反复打磨焊接手法,每一个细节都追求“零缺陷”,经他手的焊接产品合格率始终保持领先,成为公司产品质量的“放心符号”,还牵头攻克了特殊材质焊接变形的技术难题。

如今,班组已形成“学技能、比技术、争先进”的浓厚氛围。通过常态化培训、技能认证与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每年组织专项培训数十场,先后培养出十余名技术骨干,构建起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人才梯队。

弧光灼灼,初心如磐。宋永祥攥紧焊枪:“咱工人先锋号,就要焊出硬担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