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回复: 0

【正方】以实绩论英雄,以贡献定先进

发表于 半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先进”的名额只有一个,而候选人却各有千秋时,评选便不再是一次简单的投票,而成为了一次深刻的价值导向宣言。应该选提出“金点子”并创造显著效益的甄成,还是勤恳踏实、默默奉献的金晔?我认为,将先进称号授予甄成,不仅是对他个人创新的肯定,更是树立了“以实绩论英雄”的清晰标杆,这对于激发组织活力、驱动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诚然,金晔的付出值得尊敬。全年无请假、无差错,体现了高度的敬业精神;主动获取跨岗位操作证,并在人手紧缺时挺身顶岗16天,确保了班组任务的顺利完成。没有这样的员工,组织的日常运转将面临巨大挑战。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先进”的称号,其内涵应超越“恪尽职守”的基本要求,指向的是那些能够突破常规、创造增量价值、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的卓越贡献。

甄成的价值正在于此。他的“设备巡检智能提醒”金点子,并非停留在按部就班的完成工作上,而是通过创新思维,从根本上提升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这一创新带来的不仅是全年故障发生率下降和6万元运维成本节约的“显性成绩”,更重要的是,它被车间推广为行业标杆,这意味着其价值已超越了个人和班组,在更大范围内产生了引领和示范效应。这种贡献是具有乘数效应的,它改变的是工作的模式和标准,创造的是远超个体劳动时间叠加所换来的价值。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乃至行业的发展,正依赖于无数个“甄成”所带来的突破性进步。

将先进授予实绩创造者,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组织鼓励并重奖创新与成果。这能有效激发全体员工的潜能,引导大家从“把事情做对”的勤勉,转向“做对的事情”并力求“做出非凡结果”的追求。倘若先进评选倾向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平衡,久而久之,可能会挫伤创新者的积极性,甚至导向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氛围。

我爱人可以佐证这一观点。华为公司在其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并强化“以奋斗者为本”的价值分配理念。这里的“奋斗者”,绝非单指加班加点、勤勤恳恳的员工,更是指那些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为项目取得突破、为公司带来关键技术的“价值创造者”。华为内部激烈的竞争与激励机制,明确地向创造商业成功与技术领先的“实绩标杆”倾斜。正是这种毫不含糊的价值导向,驱动着华为在全球通信领域从追随者成长为引领者。它告诉我们,一个组织的活力,源于对卓越成绩的持续渴求和大力褒奖。

回到供电检修班的案例。金晔的勤勉是组织重要的基础,理应得到相应的表扬和奖励。但“先进”这一最高荣誉,理应授予在价值创造上实现了关键突破的甄成。这并非对勤勉的否定,而是对价值创造规律的尊重。班组长邱伟的“犯难”,恰恰反映了评选工作的深层价值——它是一次校准组织前行航向的契机。

因此,在先进评选中,我们应理直气壮地突出成绩、彰显贡献。让“实绩标杆”成为最闪亮的明星,才能激励更多人不仅低头耕耘,更要抬头看路,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共同推动组织航船破浪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