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赵岗)11月27日,记者从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工运事业发展专场获悉,省总工会充分发挥产改牵头抓总作用,牵头制定产改5年规划,与36家省级单位一道,合力推进产改工作,全省产改工作在历次评价考核中均获得“优秀”等级,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技能形成体系不断完善
大力培育推广“政校企”合作、“双园驱动”等产教融合新模式,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工匠学院等同向发力的产业工人技能提升体系。全省培育各级劳模(工匠、职工)创新工作室、技师工作站3400多个,发挥他们在提升职工技能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在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绿色铝精深加工等新兴产业探索实施产业工人“订单式”培养。“十四五”时期,云南各级工会共组织91.74万人次职工开展技能培训,累计培育各级工匠1100余名,激发了广大职工苦练技能、提升本领的积极性、主动性。
——劳动和技能竞赛广泛开展
以全国引领性竞赛和省级竞赛为牵引,带动云南省各级300余项竞赛蓬勃开展。围绕服务西部大开发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在水利、交通、电网、光伏等重大工程建设中广泛开展竞赛,助力滇中引水工程创造“六项世界之最”,云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位居全国第2,云南机场旅客吞吐量跃升全国第6。职工在竞赛中提出合理化建议48.29万条,实施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先进操作法等10.64万件,取得国家专利4.95万项。
——与周边国家的技术合作交流不断加强
主动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服务“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拓展与周边国家技术合作交流。鼓励支持技工院校与老挝、柬埔寨结对技工院校开展合作交流,拓展“校校”“校企”合作模式。面向越南、泰国等国家开展澜湄跨境技能培训项目20个。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职业资格国际互认。与老挝相关工会共同组织“一带一路”共建项目劳动竞赛,与越南北部各省联合开展首届工匠代表、技术能手职工技术技能交流活动,加强“国门工会”建设,为沿边职工和外籍务工人员服务,更好促进民心相通,为服务国家战略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