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以前“三违”频现、险情多发的吐哈油田销售事业部轻烃储运工区灌装班组,在班长姚宗艳的带领下,坚持在岗位中总结、在工作中摸索,形成了轻烃灌装“30步操作法”。
2006年以来,灌装班各类违章及大小事故保持零纪录,被吐哈油田命名为“安全标准化示范岗”。姚宗艳班组的变化,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记者10月中旬走进灌装现场,一探究竟。
上级指导是前提
轻烃储运工区灌装班是吐哈油田一级防火单位,安全风险极高。姚宗艳说,以“五型”班组建设为载体的三基工作是在上级统一组织指导下开展的。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集团公司提出“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要求。灌装班将这一要求贯穿到“安全型”班组建设中,开始创建安全标准化示范岗。销售事业部召集一线岗位员工座谈,查找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大家结合以往经验教训,讨论后得出结论:规范操作是装车作业、储运生产的关键点。一个月后,灌装班从场外检车到入库装车,形成了包含18个步骤的标准化操作法。
销售事业部生产运行科、安全科现场调查时发现,“18步操作法”仍然粗放, 建议持续精细分解操作步骤。由此,灌装班岗位员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总结完善标准化操作步骤,从18步增加到了50步。
2007年,销售事业部验收标准示范岗,组织专家给灌装班“会诊”。在专家的指导下,员工现场反复演练,步步完善,最终形成简洁、实用、操作性强的“30步操作法”。这一成熟的标准化动作,被销售事业部以岗位长姓名命名,成为“姚宗艳操作法”。
找准抓手是根本
“灌装岗位到处都是易燃易爆品,安全生产风险高,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姚宗艳说,“我们把安全作为‘五型’班组建设的重点,以此为抓手,步步推进,带动班组全面发展。”
在“安全型”班组建设中,班组员工围绕生产想办法,集思广益完善标准化动作,在岗位操作中反复演练提升动作准确性,推动了“学习型”班组建设。在姚宗艳班,6名班组员工个个身手不凡,在技能大赛中频频获奖。
安全是最大的节约,安全是和谐的根本。“安全型”班组建设,助推了“节约型”班组、“和谐型”班组建设。目前,姚宗艳班降本增效“金点子”层出不穷,仅应用废旧内胎缠绕保护胶管一项,年节约成本就超过8万元。
选好班长是关键
已届不惑之年的姚宗艳,身材中等,长相并不出众,语速快、说话直,言谈举止透出自信、率直。姚宗艳1987年参加工作,1997年当选班长,10年的岗位工作,让她练就了过硬的操作技术。“在灌装岗位,没有我不会干的,轻活重活都拿得下。”姚宗艳说,“没有这个本事,不敢当这个班长。”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工区支部书记王刚说,姚宗艳成为班长后,从班组面貌到员工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2010年5月,李新兰转岗到灌装班。姚宗艳把她安排在自己身边,手把手地教。李师傅血压有些高,刚转岗不太适应,30个标准化动作往往做不到位,一会儿多一步,一会儿又少一步。有些灰心的她心里总犯嘀咕:“30步,差个一两步不要紧吧。”
姚宗艳不松口:“30步,步步一样重要,就像链条,少了哪一步也不成。”姚宗艳陪着她练,每天的学习任务不掌握不下班,学不会不吃饭。就这样,李新兰掌握了全部动作要领,一个星期后终于可以独立顶岗。
强将手下无弱兵。在姚宗艳的带头示范和严格管理下,灌装班坚持“每天一练、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季一赛”,队伍整体技术实力明显提升。在销售事业部组织的标准化操作竞赛中,班长姚宗艳获得了个人冠军,灌装班则夺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一个班6名员工,先后有2人取得大专以上学历,有2人获得技师资格。
“在销售事业部,女技师目前只有2名,都在我们班组。”姚宗艳说起这件美事,颇感自豪。
制度落实是重点
9月20日,灌装场地,新J13965号液化气槽车在姚宗艳的指挥下,顺利倒进车位。停好车,司机屈平志跳下驾驶室,跑到车尾弯腰就想帮忙拉管线,却被姚宗艳婉言谢绝了。
屈平志说:“看你女同志拉这么粗的管线,挺吃力的,我帮你吧。”姚宗艳指了一下值班房外墙上的警示牌,上面写着:“师傅,按规定,我操作,您休息”。
按照标准化动作要求,槽车司机不得参与灌装操作。“没有掌握标准化动作的人要是帮忙,只能是帮倒忙,越帮越忙。”对执行标准化制度,姚宗艳有自己的理解。
灌装班6名员工在工作中严格执行“30步操作法”,雷打不动,多年如一日。
有一次,一名班员在摆放鹤管时,手脚有点重。姚宗艳当场制止。她解释说,标准规定要“轻拿轻放”,是因为接头是铜质材料,磕磕碰碰容易产生变型,哪怕是一个划痕也会影响接头密封性能的,容易导致液化气泄漏而造成危险。
“标准是靠经验总结出来的,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执行走样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姚宗艳在标准执行上“眼里容不下沙子”,她的头脑中没有“差不多”“凑合”等词汇,在她看来制度的落实归根结底就是要认真,不缺位、不越位。
石油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