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西江日报记者 梁晓瑶
近年来,肇庆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和珠三角前列,实现了GDP超千亿元的目标。而作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动力的工业,在我市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却较为鲜见,由于城市功能分区战略,这些工业多已被转移到城市郊区或工业园区。
近年来,我市坚决守好工业环保关,除了推进地级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外,还以环保倒逼转型升级,对不符合环境要求的项目,坚决把好关;对造成环境污染,没有能力达到整改要求的,坚决关闭;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坚决严格依法处理。在关闭淘汰一批落后产能的同时,积极引导现有优势企业上污染治理设施,提高企业对“三废”的利用率,推动资源综合利用,进而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绿色竞争力。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节能技改步伐。重点加大对水泥、生物制药、染整、陶瓷、造纸等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力度。五年来,累计实施较大规模节能技改项目81个,总投资5.97亿元,实现节能量26.98万吨标煤。加强重点能耗企业用能管理,全市重点耗能企业能耗水平持续下降。2010年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能耗同比下降33.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7.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20.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20.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0.3%。
由于我市实行强硬的环保政策和对环保理念的积极宣导,保护环境从政府引导逐渐变成企业有共识的自觉行动。我市制定《肇庆市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引导和帮助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5年来,我市自愿开展清洁生产企业216家(其中,获得省清洁生产企业称号44家,被评为市级清洁生产企业11家),强制清洁生产企业2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