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63|回复: 6

“全民焦虑”的背后是社会分配失衡的现实困境

发表于 2011-10-23 19:43: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郁闷”一词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口头禅时,专家的解释是,中国正进入“全民焦虑”时期。

    时至今日,公众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要比30年前好很多,为什么就“全民抑郁了”呢?有学者将“祸首”归为“速度的代价”——中国用30年走过了其他国家一两百年的历程,急剧的社会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外部刺激和挑战,整个社会范围内也就出现了全面的焦虑;还有专家认为原因是“信仰的相对缺失,崇权拜金主义盛行”。我非常不认同这样的因果关系。我不是专家,只知道我郁闷的是“入园难”、“看病难”、“就业难”、“买房难”、“养老难”等生存链条上的每一个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我还需要拜金,还需要郁闷吗?国家人口计生委日前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也印证了我的感受:身居社会中间层的普通市民,或忧心就业、买房,或为子女教育发愁……所以,不能把根源归结给“发展速度快”。

  我们知道,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普通大众生活更好更轻松。也就是说,高增长背后应更多的让民众分享发展的成果,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构建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和谐、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但事实却是,我们生活得是更好了,但并不轻松。同在亚洲,虽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七八十年代的韩国,焦虑情绪同样蔓延,自杀率提升,但现在他们是怎么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的呢?社会福利为普通大众而设!上学、看病可以免费,找工作很容易,买房、养老问题也根本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壮有所用、老有所养,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所以,人存在的价值不是为生存而奔波,工作是为了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此,“郁闷”何来,“全民焦虑”更不会产生。

  “全民焦虑”背后是“生存难”的现实困境,其深层原因是社会分配不公,并由此带来民生保障不健全,从而强化了普通民众对现状和未来的不安。如何破解?专家建议:首先,认知调整,即提高自我认识。其次,情绪调节、疏导。最后,药物治疗。这似乎是在给某个人开的药方。可全社会的疾病,这样对症治疗是无济于事的,关键是要切准“病根”下药。所以,在营造“大环境”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提高全民的社会福利条件,让“生存”变成“生活”,才能根治这种“焦虑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22:17:53 | 查看全部
20--80-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22:18:25 | 查看全部
如此的一个结构才合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22:19:02 | 查看全部
而中国目前是10--5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22:19:19 | 查看全部
一个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22:19:41 | 查看全部
官二代、富二代,使社会风气败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22:20:0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