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反方]依靠制度创新满足低收入人群
                                  初卫平
      要让公租房全面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难的需要,我个人认为,大胆的制度创新乃是首选。
现在,很多地方的公租房都出现了出租难的不良局面,建设公租房,国家有政策,地方有行动,百姓有需求,可房子建好,偏偏没人要。这种局面,这不就是个走不通的死胡同吗?
怎样打通这个死胡同?最直接的办法,需要认真研究低收入的客观需求,不要抱着施舍心态,认为只要拿出房源,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低收入者要不要,那就不关我事了。其实,越是低收入阶层,越是会在租金、户型、位置等因素上精打细算。作为企业,只有以创新手段,努力为低收入人群的要求,公租房才不会盖好了没人住。
其实,如果低收入者觉得公租房租金贵,那是一种错误的心态,公租房可不是廉租房,廉租房的租金较低,具有纯粹的福利色彩。而公租房则不同,公租房的运营以保本微利为原则。只要能保本,公租房的月租金就很难低于每平米20元。笔者在媒体上看到,广东省放弃了保本微利的要求,转而只定上限,不定下限,这就为解决公租房租金偏高问题打开了制度缺口,有助于各地按照实际情况,确定更容易让市民接受的租金,这就为低收入人群创造了便利条件,有这样的好房子,相信会满足低收入者的住房要求呢。
好的户型设计是能否受欢迎的关键。好的户型设计,既能为低收入者节省租金,又能更好地提供更好的居住功能。而反观我们现在的公租房,户型是其最大短板,在我们河南濮阳市,一个公租房30多平方米的面积,只是一间单房加一厨一厕。反观一些城市,30多平方米就能做出两房一厅,加上良好的通风采光设计,居住体验远远好过我们这里常见的筒子楼,可以隔成两房,南北通透,有厨房、阳台和卫生间,这为解决低收入人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客观地说,在公租房的所有问题当中,最难解决的是地段问题。越是低收入阶层,越是对交通费用和通勤时间敏感,自己掏钱还找不到好的位置,现在,我们采取了很多方法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在地铁沿线规划公租房,要求商品房小区配建公租房。笔者在媒体上了解到,深圳的公租房始终面临一个困境,就是在与农民房的位置比较当中,公租房总是处于下风。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能需要一些更为大胆的制度创新,比如说,我们可以成建制地租用一些农民房,把它们改造成统一管理的公租房小区。再比如说,对于一些打算拆除的违法建筑,可以直接没收作公租房之用。这样,我们就能在一些无法新建公租房的片区,获得一些公租房源,从而满足低收入人群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