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29|回复: 1

品读高尔山()

发表于 2011-10-26 16:09: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品读高尔山
红荭

每每经过高尔山,无论坐车快速飞驰,或是负闲路途经过,我都会远远地把目仰望。时间或长或短,但心情总是一样的。是高尔山自然风光的吸引?或为它的山水画意所留恋?还是那充满传奇色彩的古代历史所打动与震撼?不尽然,因为有首歌一样的诗在向我娓娓诉说。
听,“那古刹的钟声对你说/你是一位长者/九百多岁——腰板不弯、脊背不驼/出土的经幢对你说/你是一位纤夫/肩负星辰、牵拉岁月/浑河录下了你的身影/啊,多少辉煌!多少苦涩/从辽至今/木鱼阵阵陪着你难眠的月夜/鸦雀声声伴着你只身的冷漠/你多愁善感有不尽的思念/追忆东峰早逝的辽代砖塔……/回顾脚下已无的德州城阙……”诗选自作者苍山野翁的《高尔山的古塔哟》。
优美的诗像一根悠扬的琴弦拨动着高尔山的心音,细心品味就能感受到高尔山的厚重。
抚顺曾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辽、唐等朝代都曾在这里筑城置吏。明洪武十七年(1384 年),为防范女真的侵扰,在浑河北岸高尔山下修筑抚顺城,“抚绥边疆,顺导夷民”, 抚顺由此得名。17世纪初,努尔哈赤兴起于新宾县的苏子河流域,抚顺地区成为王朝的发迹之地。
抚顺辽代有贵德州之名,高尔山辽塔就是贵德州的州塔。现今抚顺市顺城区北有一条道路被命名为贵德街,与山上的辽塔相得益彰。我曾经与家人、朋友,在气候适宜的时候,多次到这里游山访古。但被它真真切切打动至今难以忘怀却是一个冬日的无意造访。
我从小出生在南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东北工作、生活,为此冬天的感觉更敏感些。在南方,冬天只有短短的几 ,或者更少,而且度也不是很低。在北,一年之中有半年的光景都在寒冷的冬天,人的身体被厚厚的棉衣紧紧地裹着,在料峭的冷生活奔波;冷硬的街面,多数时候被冰覆盖着。冬天的冷生抱怨,于是,压抑的环境使我常常想去什地方,很能人忘我的地方,渴望暖的心假。
一日与几个朋友相,观赏融自然山林、名胜古迹、动物园圃三位一体综合性公园——高尔山公园。中的公园,是否别样的景!?去之前我一直在大脑中想象着高尔山冬天的模样。
驱车路上,太我,那天的心情很好。由于刚刚下了一大雪,来来往往看雪景的人们,三五成群,与洁白无瑕的雪景相应成趣。空的大自然,可谓银装素裹,明媚的光深情地抱着新的空,暖融融的,使人水好象在此等待我、召我好久了。
路上听当地的朋友讲,高尔山是一座山、城一体的古代遗迹。得名于当年的建州女真,满语意为“长满槐树的山”,其实,在满州人之前,高尔山还是一座拥有着千年沧桑历史的古城,即历史上有名的高句丽山城(又称新城)。公元前276年,高句丽政权占领抚顺市区,在高尔山上建立新城。取“新城”一名系对玄菟故城(今抚顺劳动公园山上)而言,显示着高句丽初夺辽东的成功与自豪,今天,我们凝望古城址,它又充满着历史的凝重与久远。
从正门进入后,沿山道进山拜访着峰化而入不同的卷里,园内的皇家古典园林建筑锁阳槐荫、锁阳楼、配殿、八角亭、五角亭及长廊等都先后映入眼帘,凝望古塔,感受历史。
当然还有距今900余年的辽代八角九级密檐式古塔。建于辽道宗大安四年(1088年)辽塔,在抚顺市城北高尔山西峰。该塔用多种型制的青砖砌筑而成,据史载,塔下葬有辽代高僧复赓的遗骸,它是抚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佛塔。
这座巍然耸立的古塔,仿佛是一位巨人,居高临下,历尽岁月的风霜雪雨,俯瞰着抚顺由煤都向石油城转变的奋斗历程。虽然历经几个世纪的风雨吹打和战火的破坏,(如1904年的日俄战争,就曾在塔上留下了弹痕),但它仍然巍然屹立,充分体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技术。
园内景观因地势起伏而多变。清代的古刹观音阁、土门叠翠、松林杏雨、万山朝塔、登道流丹等景观,述说着当年的胜景与繁华。其中在古刹观音阁的“山逼诸天,到此已穷千里目。门依半岭,何须更上一层楼”处,可一览全市风光。
灵随着不断变换的山画景观着,快翔着。行走在严冬的山间,眼前的是茫的林,忽高忽底的山地,它们都依着山落在附近的雪野中,象是被人精心设计过的,美的喜有余。山上或多或少的木,近或明或暗的山村、高地和山谷,里的一切已了自然,和人无可挑剔。
一路的拜访,令我折服。史料介绍,在高尔山及其周围发掘出汉、唐以来的各种珍贵文物达1000多件,过去尤其是在清代,高尔山城曾经是北方盛极一时的游览胜地,山上众多的诗篇、题咏和楹联便是证据。更难得的是尽管它处于城市边缘,但山上的植被覆盖情况特别好,周围数百公顷的土地上长满了油松、槐树、杏树等林木,为城市的喧嚣提供一份静穆。
高尔山虽然寒冷却能造如此的美,看山峰皑皑的白雪,直象天上的白云“下凡”似的。心无不之震撼。尤其是一副副山水画随着道路的峰回路在眼前不停的翻卷着,仿佛在我的白。如果不是在山脚下经过,穿过齐腿深的雪埻,被枯藤刺痛手臂,我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的呢。
自小爬很多山,丑陋的、怪的、美的,可我发现高尔山,却以往的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在冬里,山峦满眼扑竟是目不暇接的山水卷,的美有如田牧歌,使仿佛置身于童般的古城堡世界中,能不人思绪飞翔。
一如苍山野翁君所述:“长长的断垣残壁/你可曾追忆往昔/高高的将军峰哟/你能否诉说历史/历经一千八百年的岁月哟/高尔山依然是昂扬的身姿/从高句丽构建新城/与旧城玄菟郡声望骤起……/谁能想到高尔山曾有太守/一切恰如萦绕辽塔的云烟/啊,逝者如斯/一个民族七百年的盘踞/一个王朝百余年的战事/曾留下徐茂公与薛仁贵征战的足迹/更遗有城外庞大浩繁的高句丽墓地/千年的历史/不朽的遗迹/门户、军事、佛教/高尔山,曾转换过三大主题”……来自《速写高尔山》。

略大自然的和和神妙,尽在高尔山的曲径通幽处。如果不是时间的限制,我一直地寻古下去,因我已被冬日的高尔山深深地陶醉和迷,忘喜忘忧忘冷。面自然,光山色眼,我便有复杂的感受涌上心,如此漂亮的山色,一望无连绵起伏,一定有无限丰富的底

史书记载,唐代的新城道,即为东晋时期高句丽南北二道中的南道,其起点就是高尔山新城,终点应为高句丽当时的都城平壤。新城地势险要,扼守要害。城池宽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天然的屯兵之所,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旧唐书·高句丽传》记载:乾封二年二月,(李)勣渡辽水至新城,谓诸将曰:“新城,高丽西境镇城,最为要害,若不先图,余城未必可下”。可见其在军事上的重要意义。因此,在长达三个世纪的时间里,争夺新城的战争是异常激烈的。

把古城遗址与东北地方史结合起来看,高尔山是历史的层垒,有过两千年的经历。第一个千年,这里是中原历代中央和地方政府与北方民族政权长期军事斗争和文化交融的前沿地带,军事斗争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主题。第二个千年,北方各族纷纷南下,入主中原,东北成为战略后方,高尔山的军事作用淡化,宗教功能凸显,成为抚顺宗教文化千年存续之地。

史料让我深深地感到:大自然和我是一有机整体而不可分割的,不允任何人对它进行人损伤和破坏,否们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上山,路我的第一感是我在中游,左看是俊秀,右看象古,我佩服大自然予的墨。下山,我又有一神游历史古典而旋的成就感,于是,我不知不的神采飞扬起来。

就像诗歌一样:“无论你怎样仿古/其实也掩盖不了你的年轻/……/你,不属于唐宋/也不属于明清/你属于今天——/是振兴时代一道亮丽的风景/亭子外是春的脚步/亭子里是春的笑容/你骄傲地站在高尔山上/喜迎四海宾朋……”出自苍山野翁的《春到高尔山》。
闲来品味高尔山的水墨画卷,拜读高尔山的诗情、史趣,那种纯净与博大,能洗掉都市中我们的心灵忧伤和繁而使心世界暖、明古老山城,历尽沧桑,赢得了世人的深情凝望和美好祝愿。愿未来的高尔山能建设成一流的森林公园,回馈历史,惠及社会和抚顺人民,成为一座让古今抚顺都璀璨的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8 21:00:3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