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公租房设计虽好重在执行
对于民生工程来说,好的制度设计十分重要。没有好的制度,很难想像会有一个好的结果。毫无疑问的是,公租房建设的初衷是好的,保障对象更广泛,尤其关注到“夹心层”群体,把低收入群体明确纳入其中。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季如进就表示,北京市公租房配租办法内容完善先进,可操作性强,贴近实际,不仅可以缓解老百姓住房难题,而且有利于抑制高房租与高房价。
北京市今年10月19日正式发布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通知,尝试缓解住房难。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职工和外省市来京连续稳定工作一定年限的人员,将成为受益者。这为众多的中低收入群体带来了安居希望。但公租房能否真正解决困难人群或普通人的住房问题,把好事办好,关键还要结合实际,不断创新。
我国今年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227万套。这些公共租赁住房同其他保障性住房都将在11月底前全部开工。从目前的执行情况来看,楼房建设存在突击开工的疑问,北京等一些地方建设的公租房,已经暴露出许多建筑质量、房屋功能简化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建成以后能否公平、公开、公正地进行分配,公众当然更是满怀期待。
还值得关注的是,很多地方的公租房都出现了出租难的局面,建设公租房,国家有政策,地方有行动,百姓有需求,房子建好了,为什么租不出去?最关键的,恐怕还是与中低收入群众的需求发生了错位,无法满足他们对租金、户型以及位置等方面的合理需求。
按照北京市的做法,公共租赁住房租金实行“市场定价、分档补贴、租补分离”原则,租金考虑项目建设、运营和管理成本,按照略低于同地段、同类型住房的市场租金水平确定。同廉租房比较,公租房的月租金比较高。如果不能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肯定会影响一些人对公租房的正常需求。而广东省在执行中放弃了保本微利的要求,转而只定上限,不定下限,这就为解决公租房租金偏高问题打开了制度缺口,有助于各地按实际情况,确定更容易让市民接受的租金。
户型设计也很重要。好的户型设计,既能节省租金,又能更好地提供更好的居住功能。而现实中暴露出的房屋功能简化问题,让我们对户型设计能否满足用户需求充满疑虑。而公租房的位置选择,直接关系到用户入住后的便利程度及生活成本。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这方面的开支也十分重要。不仅如此,随着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选择合适的地块也会越来越难。未来,还需要拓宽公租房的渠道,比如,可以利用打算拆除的违法建筑等多种资源,通过新建、收购、长期租赁等多种模式建设公租房,不断满足更多群众的住房需求。
此外,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流动人口不断增加,他们的住房保障问题,公租房能否发挥作用,也需要切实的努力。公租房建成后能否公平、公开、公正地分配,让他们真正为符合条件的低收入群体所用,还要完善一系列的程序。因此,公租房要完成自己的使命,执行比制定政策更为复杂,还需要加大创新力度,惟有如此,才能让更多中低收入群体的人住上满意的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