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97|回复: 7

[话题探讨] [中立]破解“农民荒”,让农民走得好、留得住

发表于 2011-10-30 10:12: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破解“农民荒”,让农民走得好、留得住

  在我看来,出现“农民荒”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农村出现“农民荒”说明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改善农民生活,可是出现“农民荒”,也让人担忧,将来谁来当农民、谁来进行粮食生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机械的使用和农村土地的减少,农村出现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转移不仅不利于农业生产、生产力水平提高,也无助于社会稳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早在1954年就指出,传统农业中存在着无限的劳动供给、即相对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有富余。由于传统的农业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负数,因而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人数减少后,产量并不会因此而降低。边际生产力为零甚至为负数的富余劳动力,形式上在农业部门就业,实际上是隐蔽性的失业。可现在的问题是,转移出去的农民没有真正被城市所接纳,成为城市“二等公民”、沦为弱势群体。他们在城市不能像市民享受同等的医疗保险、住房福利、子女教育、养老保险等社会基本保障,土地依然是他们的生活和生存的最后保障,他们虽然与土地分离,可只是暂时的,他们依然与土地、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没有转移出去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尤其是种粮积极性不高。近年来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化肥农药等基本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在上涨,农产品价格偏低,有的年份农业丰产了,可出现卖菜难、卖粮难等“菜贱伤农”、“果贱伤农”等问题,丰产不丰收现象屡屡出现,影响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一些农民虽然长期生活在农村,但不把农业生产作为主业,而是作为可有可无的副业。
  农民的社会流动给社会带来活力、带来创造,但是笔者以为,一方面让流出农村的农民在城市生活得更好,成为城市的主人。农民工在城市不被待见,既有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原因,又有城市制度制定者“自私自利”,有意无意地把农民工排除在制度设计之外的原因。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人口流动城乡差别的制度篱笆,城市应像接纳农民工创造的财富一样接纳农民工,让他们享受到与劳动创造同等的待遇,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福利、子女教育等基本生活保障,维护保障农民工合法权利,让农民工在城市扎根。另一方面,政府应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可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减轻农业生产成本,如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推广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生产新技术、增加对农民种粮补帖等降低生产成本,二是提高农产品价格、帮助农民解决卖粮难、卖菜难等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出现的难题,使留在农村的农民安心为农、放心经营,生活过得舒心、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0 23:30:25 | 查看全部
关爱农民工兄弟,才能让他们走的好,留的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1 15:37:42 | 查看全部
欣赏美文,感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1 15:38:43 | 查看全部
农民工的待遇问题必须解决,因为现在农民工的孩子,生活在城市,但是城市对于他们来说既是梦想又是噩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1 15:38:5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22:35:45 | 查看全部
支持美文,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21:07:31 | 查看全部
如果农民在地里都能种出幸福、快乐和富裕,又有几个人愿意别妻离子去
打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23:20:30 | 查看全部
写的非常棒,如果再加入具体事例,这篇事评就完美了,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