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渡市选煤发电厂建立班组实验室
陈仁兴
10月31日,四川煤炭产业集团达竹公司渡市选煤发电厂在电检车间电控班建立起第一个班组实验室,给班组职工搭建起科技创新平台。
笔者在该厂见到这个班组实验室引来了不少班组职工的观摩。“原来厂领导经常在大会、小会上讲‘要继续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让科学技术引领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都是唱高调,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实际行动。”热工王峰维激动地说,“给我们班组建立实验室,多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这个班组实验室不过60平方米,室内整齐的摆放着高压发送器、压力发送器、微保校验仪、直流电桥、电流发生器等50余台实验设备。大多数是用来检查生产现场的变送器、仪表以及运行人员所使用的绝缘手套、绝缘靴等绝缘用具的实验、校验设备。还有不少是用于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设备。
该厂一贯重视科技创新工作,10年前就设立了科技奖励制度,每年都要挤出数万元资金对科技攻关、小改小革、四新项目以及合理化建议进行奖励。获得这些奖励的大部分是科技人员,并且科技成果都不大,不利于推动科技兴企步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厂里成立了科技奖励工作小组,由厂总工程师负责,负责日常科技攻关项目的立项、评审、奖励、推广等工作,经常邀请班组职工参与这些工作,动员班组职工加入到科技兴企队伍中来,但始终激发不出班组职工对科技创新的热情。
原因是没有实验室,班组职工担心“自己大胆的想法”在生产系统中直接去“搞试验”,搞砸了事情,自己兜不起。这不,“10.26”事故,王峰维记忆犹新,那是2010年10月26日,他想搞技术创新而留下的遗憾,带电处理发电机电流端子发热,造成1#发电机跳闸,让他损失7000元,这个非计划停运事故吓退了不少科技创新路上的班组职工。
“现在安逸了,我们班组有了实验室,要搞‘五小’改造、技术创新,可先在班组实验室搞成功了,再嫁接于生产现场,这样成功率就高喽。”高级技师刘春兰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班组实验室的建立打消班组技术工人为“自己大胆的想法”而承担责任的后顾之忧,打破了科技人员独揽科技创新的局面,科技兴企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正在该厂形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