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10|回复: 21

燃旺创新火不限哪堆柴

发表于 2011-10-31 22:03: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把握住创新的灵魂,尽情展示智慧的光芒,简化着工序,减轻着劳动强度,提高着工效,自制工装夹具和机械设备,“话吧”中总结新经验,“创新工作室”共研出创新成果,攻QC课题,现场QRQC活动,今日班组,爆发了创新烈火。
燃旺创新火不限哪堆柴
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山机械厂:杨建
江泽民同志曾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现代班组来说,创新同样也是班组的灵魂,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广大班组职工是领袖倡导的创新精神的践行者,从少数尖子到大众群体,我们是创新火种的传播者,从单一性到多样化,我们是创新精神的开路先锋,从粗糙到精细、从简单到精密、从精神到实体,我们是创新的主力大军。
经过大家的对创新的不断探索和追求,蓦然回首,班组紧紧把握住创新这个灵魂,尽情展示智慧和才华的光芒,或群策群力简化着今天的操作程序,或技改革新减轻了作业中的劳动强度,或自制工装夹具和机械设备提高着工效,不限于“话吧”中总结新经验,不囿于“创新工作室”共研出创新成果,小团队攻QC课题,小集体现场搞QRQC活动,形式多样,推陈出新,今日班组,爆发了沉寂已久的创新烈火,更显示出燃旺创新火不限哪堆柴的新姿态。
班组新姿态能在创新旧传统上老树发新枝;让废旧边料起死回生,修旧利废的海搏中“捞大鱼”,“五小”活动屡获成果,节约水、电、气的“低碳”行动既古老又时尚,从一滴水、一度电、一立方气上到一个工艺、一项发明、一部管理上扩展。
创新活动接轨面的丰富多彩;有落脚于班组管理的,注重攻关克难的,现场控制和把关的,克制安全隐患的,甚至还有提升服务水平的,以前搞创新攻关,先打申请或报告审批,局限于人、事、时的拘束,而今天的确是改天换地,松藻煤电公司每年要举行两次专门的QC课题创新成果评审发布会,敞开大门纳创新,竞争就日渐激剧,各下属厂、矿的十几项甚至几十项班组创新成果中选出的一项才有机会登台亮相,亮相形式也由过去写在一张纸上,再到写在一块黑板上,又到现在的把创新成果或过程,制作成有声、有形、有图片等视觉享受的幻灯片上,创新全员参与,成果在班组遍地开花。
创新行动走向常态化;冲出因锈蚀卡住在大轴销中的小横销,是我们支架大修班组很平常的工作,近期,却发现一天一个变化,第一天的工友把工件抱到老虎钳去夹紧后冲,虽中规中矩,但工效低劳动强度大;第二天另一名班员不上老虎钳,改用割矩火焰烤后再冲,工效和成功率都提高了;第三天的工友把要冲的轴销全吊运到四柱压力机旁,找到了利用压力机来冲压的措施,不到一天,全部工件都被搞定,工效成倍提高,可见,创新行动在每天的操作中,或许是在每次作业中,创新行为呈现普遍化、常态化的景象。
“话吧”中的新建议,新经验,“出笼”还没有时间等的限制,给创新活动开辟了更大的表现空间,“创新工作室”结硕果,但更多的创新实践是工作和生活中,只要能做出贡献,争得实效,不必拘泥于何种形式,在班组燃旺创新火,管他哪堆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1 22:12:44 | 查看全部
杨老师写的主持词可是有些别致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22:55:50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楼古古小于2011-10-31 22:12发表的  :
杨老师写的主持词可是有些别致哦
谢谢胡老师大力支持,感谢您关注和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22:57:40 | 查看全部
谢谢孙建文老师加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1 23:37:38 | 查看全部
   孙老师主持词写得太棒了,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23:54:11 | 查看全部

回 4楼(初爬格子) 的帖子

谢谢黄老师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00:07:21 | 查看全部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07:59:16 | 查看全部
酣畅淋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08:49:5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 08:56:24 | 查看全部
有自己的特色,随便问下:杨老师被评上感动人物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