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个人能力再高也终归有限,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窦铁成总是尽可能多地把技术传授给工友,并且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凝聚起团队的力量,感染、带动着大家共同进步。工友尽弟子
窦铁成传授技艺经常是主动的。
孙晓峰刚到电务公司工作时在“外线”干活,听说窦师傅的大名后,产生了跟他学“内线”的念头,便怀着“偷技”的心态去看窦师傅干活。窦铁成发现了这个“偷师”的小伙子,就大度地说:“既然喜欢,就进来看吧。”
从此,两人结下了不解之缘。1994年底,窦铁成点名把孙晓峰要到身边,正式收为徒弟。经过几年的传帮带,孙晓峰从一个初中文化都不到的贪玩年轻人成长为高级技师,还担任了供电维修队队长。
“师傅从来都不隐瞒技术。他把自己刻苦自学的东西,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我们。京九线施工时,天天有人来讨教。师傅连讲好几天,从没烦过。”孙晓峰说。
窦铁成传授技艺,善于让徒弟们从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
一次,工地有个继电器接点经常烧损,一筹莫展的弟子们只好请师傅出山。窦铁成察看一番以后,并没有直接说出原因,循循善诱地提醒弟子们:“按图纸设计分析电路,想想动作过程。”由此,弟子们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学到了新的原理。
愿意教,又善于教,使窦铁成的弟子多得自己也说不清。电务公司现有的460位电力专业员工中,曾授教于窦铁成的就有308人。42位电力工技师里,35位是窦铁成带出来的。7位电力工高级技师中,有5人是窦铁成的徒弟。
窦铁成不仅徒弟多,而且水平一流。2006年11月18日,窦铁成亲率两名徒弟参加陕西省电力线路工职业技能竞赛。结果,师徒三人包揽前三名。当然,第一名还是师傅的,姜还是老的辣嘛。严师带队伍
严格按规范作业,严格按制度办事,窦铁成一直这样身体力行,并同样要求徒弟们一定要做到。大家都知道窦铁成挂在嘴上的那句话———“看标准规范怎么说”。
一次,窦铁成到爱徒李洪江负责的变电所例行月检,发现电缆沟里有一条施工时留下的草绳。李洪江当即收拾干净,并作了深刻的检查。
没有想到,窦师傅依然毫不客气:“地沟里有杂物,就是违犯了规定。你是我徒弟,执行制度更要从你开始。”结果,一条草绳让变电所里的每一个人都挨了罚,李洪江更被罚了好几百元钱。
从此开始,徒弟们都养成了习惯,干任何活都自觉按标准执行,再也没有出过任何偏差。
窦铁成的严格是出了名的,对前来说情的领导也不通融。
为了不断提高队员们的业务技能,窦铁成规定每季度进行一次业务考试。第一次考试,一个和他处了10多年的工人考了58分,根据制度要扣除一个季度的奖金。这位工人急了,找来了窦铁成的领导帮忙说情。窦铁成毫不退让地对领导说:“我对他宽容了,以后对别的职工怎么办?”处罚以后,窦铁成主动找到那位工人,帮助他学习提高,使他在下个季度考试中顺利过关。
正是这种严格的要求和训练,使窦铁成率领的团队养成了一种严谨的作风,成为一支来则能战、战则能胜的队伍。20多年来,他们负责安装的铁路变配电所全部被评为优质工程,施工水平被设计院专家评价为“行业一流”。身教多于言传
“老革命”和“老黄牛”,这是工友、徒弟们私下对窦铁成的称呼。这里除了尊敬和赞扬以外,也有一丝对他不知休息、不会通融作风的调侃。
大家都觉得跟着窦铁成干活比较累,但又心甘情愿跟他干,尤其是年轻人争着上。“因为跟他干不仅能学习提高,而且他从来都以身作则,激发起员工的团队精神,使这个团队高度团结协作。”电务公司经理路庆志这样说。
窦铁成是部门负责人,年龄也比较大,属下又大多是自己的徒弟。但是,他在工作中从来不是吆三喝四,而是靠自己的行动感召每一个人,又苦又累的活总是走在最前面。
2005年冬天,窦铁成带着队伍在乌鞘岭施工。每次钻沟,他都是第一个上去。一个多月下来,他的棉袄被磨得到处棉絮外翻,活像一个“叫花子”。
江西泰赣高速公路施工时,设备安装期限异常紧迫,窦铁成受命赶去增援。一到工地,他顾不上休息就干了起来,一直干到深夜。实在太困了,把拆开设备的包装板往地上一铺睡一会儿。在窦铁成的带动下,大家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使原本预计要延期的安装工程按期交了工。
当时刚刚大学毕业的吕春被安排带人整理电缆,结果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干完了。经验丰富的窦铁成当然知道,这么短的时间肯定不会按照标准干,但他却没有批评一个字,只是自己钻进了地沟。20分钟后,窦铁成从地沟的另一端钻出来,一句话没说就走了。吕春明白了,马上按着标准重新做了一遍。如今,回想起那一幕,已经成为工程师的吕春敬佩不已:“窦师傅不说话,比说话还厉害。”
“我们每个人干完自己的活,就自动去帮别人干,直到大家都干完。因为,窦师傅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有了师傅的榜样,我们的团队非常团结,关系非常融洽。”在徒弟们的心中,窦铁成永远是那个令人崇拜、尊敬的人,永远是一团热情燃烧的工作之火。 (工人日报记者毛浓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