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44|回复: 4

[职工来信] 想写新闻精品先树精品思想作精品人

发表于 2011-11-3 08:45: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想写新闻精品先树精品思想作精品人
——学习郭润生总编《新闻精品应具备的要素》有感
  

郭总编是一位毕生为新闻事业献身的新闻人,9月30日,太原铁道报发表他的《新闻精品应具备的要素》文章,国庆长假后我有幸读到这篇好文章,便爱不释手一连几天晚上读到深夜,也想了好多,从文章中读出郭总编做为一位老新闻人对新闻事业的无比热爱的真挚情感和高风亮节,对新闻写作晚辈给予殷切希望和谆谆教悔,真的让我感动不已,受益匪浅。

我是2009年开始往太原铁道报投稿的,也常有小稿见报,每到有稿发表,便高兴不已。写了不到三年,没写出一篇像样的稿子。究其原因,就是头脑里根本没有写精品新闻的思想意识,典型的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反正是稿子一写完发出去就完事,结果是一篇稿子问题一大堆,不要说精品就是成品也算不上,给报社的老师增添了不少麻烦,对自己不负责,对编辑老师不尊重,现在想来,感动脸红羞愧,无地自容。

造成这种问题,按照郭总编说的,首先就是缺少责任心、事业心、怕吃苦。自己写稿纯属于爱好,总认为在站段车间不是专职,有“业余队员”的思想,放松要求,心里没负担、没压力、没责任心,没把新闻当成事业去追求,思想没有高度,所以写出的作品也就没有思想深度和丰富情感内涵,只是记流水帐而已,华而不实。有时也想跟着重载司机们添过一趟,切身感受重载司机工作的辛苦和责任的重大,写出一篇高质量的稿子,但一听说,一趟车十七八个小时才能到达,还的熬夜,就打退堂鼓。几年来,只有想法没有行动。其次是没有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写,由于没有深入现场,就不会发现有感动的人和事,写起来,注定不会融入感情色彩,所以,写出的稿子干巴巴的,不要说感动别人,连自己都不想多看几眼。

“必须有创先争优意识,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神,舍此,是打造不出精品的。”想想自己,何曾有过这样的意识,这样的精神呢?听过郭总编多次讲课和对自己的谆谆教导,可自己就是没往心里去,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对一篇稿子连三次也没看过就往出投,大脑里只有能上报就行,管它是不是精品的消极应付思想。

正因为缺少写新闻精品的思想,自己放松学习,对新闻知识和什么样的新闻算是新闻精品的概念不清楚。也不清楚如何能写好新闻精品。是一个“新闻盲”。读了郭总编这篇用心血把自己几十年从事新闻精品写作经验凝练成的文章后,我对新闻精品有了新的和深的认识,也萌生了写新闻精品的强烈意识,我会按照郭总编说的那样,努力不断地学习新闻写作知识,打好新闻精品写作基础,积累厚实的新闻精品写作功底,深入到重载司机中,上车下线进公寓,真正地深入到重载一线,把重载司机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写出写成精品,这将成为我今后新闻创作不懈追求的目标。以此回报郭总编、报社其他总编、单位领导同事和关心我的读者们。

读了郭总编的好文章能提高思想境界和写作水平,结识郭总编,能学到好多东西,我让受益终身。学习郭总编新闻事业的忠诚的态度,他之所以在新闻事业上成就非凡,源于他对太原铁路局十一万干部职工有着深厚的情感,学习他走基层的好传统好习惯,他工作繁忙,可他总是抽出时间牺牲休息节假日,正因如此他对一站一线每一工种的职工的牵挂和熟悉,学习他有好的文风和作风,对每篇稿件亲自改稿审稿,决不要有问题的稿件见报。他对新人的关切和关爱是众所周知的,没有一点架子,听他讲课,那是一种享受,融知识性趣味一体,一句话就回答一个问题干脆利落不留尾巴。譬如什么是新闻,郭总编的回答风趣幽默,“新闻要用事实说话”,“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感人之处在于‘真’”;你看郭老师没有引经据典长篇大论地往难讲更没有唬人吓人讲的多么深奥,而是简单几句话就明白了。

《新闻精品应具备的要素》、《新闻写作要注意的70个观点》等新闻学习教材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勤于思索的智慧结晶,值得我们新闻写作者认真阅读学习,也一定会有许多收获。

学习《新闻精品应具备的要素》,不仅掌握新闻精品的写作方法,还要有新闻精品思想意识,更重要的是像郭总编学习,学习郭总编的终身热爱新闻事业的敬业精神和不求名利,甘当绿叶的高尚品质,力争做一名像他那样的新闻工作者,只有此,才能写出无愧于太原局大发展的好新闻,才能无愧于郭总编,无愧于自己。

有志从事新闻写作的朋友们为太原局有郭总编这样的好导师而感到自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09:15:45 | 查看全部
金老师 分享了感受  分享一下资料吧
我也想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0:09:17 | 查看全部
郭润生,太原铁路局《太原铁道》报社总编太原市新闻工作者协会。2010年2月24日被国家文化部中国文化管理学会授予“优秀总编奖”

《新闻精品应具备的要素》

作为新闻从业人员,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穷其毕生精力和智慧努力打造新闻精品,以精品来吸引教育更多受众。如何打造精品,换句话说,什么是新闻精品?新闻精品应具备哪些要素?这是我们需要首先明白。
什么是新闻精品,仁者见仁,智者风智,综合考量有关新闻精品定义,笔者赞同如下提法:所谓新闻精品,意即高质量、高水准的新闻精品(内涵),包括好消息、好通迅、好言论、好版面、好栏目、好专题等(外延)。按照通俗的理解,就应该是那些新闻事实重大、稿件写得漂亮、社会影响广泛,并可能在各类好新闻评选中获奖的新闻报道。当然并不是所有新闻都能写成精品,只有遇到重大新闻事件时,经过认真策划、充分采访、精心写作,才能与出可读性强、影响力大的精品新闻稿件。新闻精品应当是新闻价值和可读性的统一体,应当是指导性和可读性的统一体,应当是信息、思想、文化、知识的美的统一体。新闻精品应该是导向正确、主题突出、思想深刻、形式活泼、写作精巧之作。
新闻精品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要素:
一、新闻素材要有比较特殊的新闻价值。新闻素材是打造新闻精品的前提,只有比较特殊的新闻素材才能为打造吸引受众的精品构建基础。比如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及企业的大事、要事、难事、急事、新鲜事等,这样的事涉及面广、受众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打造精品容易成功。
二、新闻作品体裁的基本要求、构件及写作特点全面满足。要根据不同的新闻素材或场景选用不同的新闻体裁,新闻作品体裁一旦选定,就要按新闻作品体裁的基本要求、构件用写作特点去写。比如消息就要“五个W”齐全,就要简短。又如通迅就要有文采,就要有细节。比如评论就要有观点新颖铁箍,论述就应有理有据等等。
三、新闻作品要满足精品稿件的评比条件。一件新闻作品是不是优秀作品,是不是精品,拿新闻作品评比条件这把尺子一衡量就知一二。当然,各家有各家的评比标准,但都大同小异,只要满足了条件,离精品也就不远了。比如说中国铁路记协的评比标准就是:消息不超过1000字,必须新闻要素齐全、时效性强、文字精炼、报道真实。根据自己从事新闻实践的体会,好消息的具体标准应该是:1、新闻事件真实、鲜活、生动,观点明确 ;2、标题醒目、实在、新颖、、独特、生动、准确,吸引人;3、导语简练明了,新闻 主要事实在标题的导语中直接体现;4、五个“W”齐全;5、文风朴实,无空话、大话、废话、假话;6、文章短小精练;7、句子完整、层次逻辑清楚严谨;8、用语准确、生动、形象,语法规范;9、无错别字,人名、地名、数字准确无误;10、标点符号准确。
四、新闻作品的写作要新、特、精。要想打造新闻精品,写法一定要新避免俗套、呆板‘ 还要有特色,有别于人,有别于其他精品稿件的特色,而不能雷同化、一般化、大众化、平淡化。还要写精道、写精细、写精致、写精美、写出细节、写出情感、写出气势来,这里要有一个巧的构思、巧的谋篇、巧的意境、巧的写法。
五、新闻作品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精雕细刻。,真正打造成多一句话臃肿,少一句话不行,无任何差错的“干干净净”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才能称其为精品。人人都想写精品稿件,写精品稿件必须有责任心、事业心、肯吃苦;必须深入基层、坚持“三贴近”;必须“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写作;必须有创造争优意识,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精神,舍此,是打造不出精品的。一个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从事新闻工作的年限也是有限的,希望我们的新闻工作者珍惜岗位,珍惜机遇,努力下功夫打造新闻精品,以无愧于自己的新闻生涯,以更精美更优秀的新闻精品奉献读者,吸引读者,感染读者,回报组织、回报社会、回报人民。(记录不全,请原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4 09:48:41 | 查看全部
学习了一位新闻前辈对新闻精品的定义和如何创造新闻精品所作出的详细阐述,受益匪浅,谢谢冯老师也谢谢郭总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6 11:19:11 | 查看全部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