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71|回复: 3

[话题探讨] 【正方】农民进城打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

发表于 2011-11-3 19:39: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正方】农民进城打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
堂吉伟德(职员)
农民不进城,就闹“民工荒”,农民一进城,就闹“农民荒”,“两荒”似乎不可调节吗?未必。其实,“该不该鼓励农民进城打工”这样的命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农民进城打工,其重要意义,其实已经没有争议的必要。从各地城镇化到工业化的进程来看,农村人口向城市流转,是一个趋势。于是,从单纯的政府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转,到城市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的迅速推进,都离不开农民进城打工的贡献。假以想像,若没有农民进城打工,城市恐怕也就难以运转。从每年春节期间,各大城市所面临的困局来看,都说明农民进城不可或缺。
那么,农民进城,就真的农村的悲剧吗?当然不是,这种担忧完全是多余,甚至,农民进城务工,是社会的需要。有一现象不能忽视,尽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奔向城市,土地也多的撂荒的现象,但粮食产量近年来却是只增不减,这又说明,农民转移并没有想像中的可怕情形。
从当年九亿农民,到现在八亿,七亿甚至六亿转变,将来城市人口是绝大多数,农村人口占很少一部分,才意味着真正的现代农业和国家现代化都得到了实现。那么,对于农民荒的问题,就要客观而科学的看待。
“农民荒”是与城市化、工业化相生相伴的现象,只是随着近年来城市进程加快,以及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民劳动力更大规模的转移,使得大批农民由农村涌向城市,同内陆奔向沿海,由务农转向务工,一些“农二代”、“农三代”除了一个农村户口外,其受教育程度、成长环境,跟城里人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结果就是农村呈现空心化,抛荒摞地严重,传统意义的农村正在消失。
这种现象,契合了经济发展过程自有的规律。现代化的国家,是无法承载也不需要大量的农民。美国耕地面积稳定在28亿亩上下,而农民仅占人口比例的1.8%;在日本,农民只占全国人口的4%;其他如英法德等国家,其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很低,绝粹的农民更少。
事实上,在经济发达国家,作农民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这个时候的农民,更确切的是说是农场主或农民企业家。他们承包着大量的土地,实行着科学种植技术,农机种植已经完全工业化和现代化。这也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诚如民工荒会倒逼企业转型一样,“农民荒”也会使国家加快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一方面土地将会通过转包和二次承包,向土地大户流转,更大的发挥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的效应;另一方面,科学种田和技术种田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使用和推广。当资源汇聚之后,对科学技术就会形成依赖,其生产的投入也会不断增大,资本在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将会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有一个现象足以说明这种现象,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及耕地的实际减少,但国家的粮食总量却呈现上升趋势,这就是科学种田和规模经营的效应显现。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认为农民进城是一件可怕的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9:56:36 | 查看全部
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很好的文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20:01:37 | 查看全部
农民进城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让农民进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20:47:48 | 查看全部
学习唐牛雄文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