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84|回复: 1

[话题探讨] 【反方】破解“农民荒”“民工荒”需从体制着手

发表于 2011-11-4 20:29: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破解“农民荒”“民工荒”需从体制着手

近年来,国内同时出现“农民荒”和“民工荒”。“农民荒”简而言之就是广大农村土地闲置、民房空置,只有老小在乡守家,中青年人都流到城市,他们进城就成了“民工”。“民工荒”是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密集型企业招不到工人。虽说政府公布的城镇失业登记率不高,但是满大街游荡的无业人群中,有多少是城市人口?他们大多数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

农民既不愿在家乡务农,也不愿在城市工厂里就业,自有其苦衷。一是农村条件差。交通不便,收入低、文化娱乐少,农活辛苦。二是城市里留不住。在城里要租房,要交水电费,交通费,消费高,就业受歧视,就医、子女就学都是问题。再说现在的工厂,工资收入也不多,没有“五金”,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遇到劳资纠纷维权很难。

大量人群整天无事游荡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例如:农民工自身素质低,文化低,没技能,难以胜任城市很多优厚待遇的工作,只能到车间流水线上去组装产品。当然,与我国的体制不合理有很大关系。

我国户籍制度建立于上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经济困难,为了限制人员流动,保障重点地区和无土地城市居民基本生活供给而建立了的此人口政策。现而今,60年多过去了,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它早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生存,大量农民置户口限制不顾 “盲流”到城市生活、工作,他们早已成为了无名有实的城市人。但因户籍而产生的各种关系却在农村,医疗保障只能参加的新农合,该保障额度低、门槛高,养老也无法和城镇居民看齐,他们的最高年缴费为2000元,而城镇居民低的可达6000元之多,这导致将来的退休金,城镇居民远远高于农民,生活质量也有天壤之别。就连同样从军队转业的伤残退役军人的待遇也是二元制,农村人的伤残优抚金要远远低于城市。

这些都是体制造成的人为壁垒。要想构建城乡平等的国民福利,必须彻底打破户籍限制。几年前,我国就开始实行城乡统筹发展实验。中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就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试验区。从近几年重庆的发展来看,重庆的二元结构在逐渐打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缩小,城乡各项事业在协调发展中,很多重庆的农民纷纷回家务工务农。就目前来看,重庆正处在良性发展轨道上,未来可期!也取得了宝贵经验。

从重庆的经验看,必须对体制从根本上来个彻底的洗牌,才能从源头上破解“农民荒”“民工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6 17:03:33 | 查看全部
破解“农民荒”“民工荒”需从体制着手,说到点上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