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18|回复: 12

[话题探讨] 【正方】政府给力 就业天地广阔无限

发表于 2011-11-6 19:35: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政府给力就业天地广阔无限

发展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建设更高层次的小康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有尊严生活基本保障。就业对于个人、国家及至世界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高层的重视,就业不再是个人自己的事,而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一剂良药。既然如此,解决就业之道离不开政府的给力支持这个根本。



我的老父亲由农村走出来到铁路,是因为1950年国家全面建设,铁路建设任务最重,为此,在老家招工,老父亲以最好的成绩考上铁路,成为那个小村里走出来的第一位铁路工人。1980年,改革开放,铁路建设又一次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同的煤需要外运,大同铁路优先发展,我高中毕业通过考试进入铁路实现就业梦,而我的几位哥哥,由于1978年前,国家不发展,他们就业的路很困难,一直也没就业,直到后来,由做小买卖开始发展到现在都不错。我的残疾小舅子,街道给了不少政策,小卖部开的很火。



只靠自己聪明勤奋实现就业发展的,这是极端的个例,不在我们讨论的就业范围,把某位商业大亨或是某位特成功人士拿来谈就业的话题,我认为没必要。励志是好事,但不同于就业。退一步再说,就是最成功的人士,离开政府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大好背景,离开政府营造的经济发展大好环境,离开祖国这方热土,也是难以成功。


解决中国任何问题都离不开发展。没有政府的高度重视,把就业做为解决民生之本的的根本认识,没有政府针对性制定的适合各类人群的就业政策和下大力气抓落实,没有大力发展经济,使中国经济始终保持在较高的增长点上为就业创造条件和岗位,离开这个根本来谈普通百姓的就业问题那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业难的问题是可想而知。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体带动80-100万人的就业。我们改革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得到长足的发生,他吸纳就业的空间是非常大的,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国家发展了,我们还能走出国门,境外就业每年新增几十万人,等等。我们国家有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有鼓励残疾人个体就业政策,有下岗个体再就业政策、中年人再就业享受双补贴政策、城市贫困家庭就业扶助对策、退役士兵就业政策等,充分保护特殊劳动力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没有这样的政策,特殊劳动力的就业将会更加困难。

政府努力,多创造就业机会和岗位,这是硬道理。如果就业机会少了,岗位少了,对就业的个体来说,竞争来竞争去,不论具备多高素质和技能,有人就业了,也意味着有人就不业。“坑多了,好种树!”



其实,放眼望去,我们发现现在就业的机会真是不少,只是由于就业的旧思想旧观念在做怪。得不到一些劳动力的认可,他们宁愿在家待业也不去为之。由此,想到,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早先时候问一家名为“待业馒头点”的员工,“你们卖馒头不就实现了就业,为何还叫待业呢?” 其实就业很简单,就业就是指具有劳动能力且有劳动愿望的人参加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反过来说 只要是能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就实现就业了。是就业的传统观念把就业搞复杂化了。

相信:政府给力就业天地广阔无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6 20:52:57 | 查看全部
事评写的逻辑清晰,一针见血,语言朴实,带来了新鲜的视觉感受,看好美文荣获大奖,支持冯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6 20:54:11 | 查看全部
冯老师写的事评转变了写作角度,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再次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6 20:56:19 | 查看全部
好力            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6 21:01:05 | 查看全部
   冯老师写得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7 22:15:00 | 查看全部
很好的一篇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7 22:15:13 | 查看全部
分析的很到位,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7 22:15:2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7 22:16:04 | 查看全部
金兄所说的就业是大就业,有大视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7 22:16:46 | 查看全部
金兄所说就业是小就业,个人需更新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