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反方】就业靠自身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堂吉伟德
就业乃民生之本,不可否认,政府在就业创造上的独特作用。因为良好就业环境的改善,机会的创造,就必须依赖于政府资源的实现。比如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开展更多的人才交流会,给用工方和劳动者之间,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于之前,很多地方实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以及大学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指导与协助,都足以佐证,政府在就业上主动作为的重要性。客观说,这既是政府本身应当承担的责任,也是公民社会每个人应享受的权利。
但这并不是说,政府就可以包办一切,就是其间的决定因素。其实,政府的角色,不过是创造公平机会,保护就业环境,只能起着外力辅助的作用,真正要解决就业问题,并创造一番成就的,还得依照劳动者自己。
事实上,在市场的环境下,用工方和劳动方两者是自由匹配的。劳动者拥有高度的自由选择权,他如果仅仅依靠政府的强行分配,那么结果就会很痛苦。国家包办一切的时代,是当初高度计划的时期,那个时候,包括个体的人在内,都属于国家的一种资源,属于统分统配,但现在,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一切资源必须要按市场的原则自己配置,所以,政府是无法,也不可能包办一切。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真正的成功者,从来都是根据自身的爱好去选择合适的岗位。比如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他们大多都是从个体干起,自谋职业,而其依仗的只是政策,利用的是只是政府创造的公平机会。如果他们就按政府分配的职业干下去,是注定难以取得成功的。
事实也是如此,在高福利的国家,很多人根本不愿意主动去工作。曾经有例子是,在德国,真正参与工作的人,却没有失业在家的人领的救济多,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宁愿主动失业,也不去参加工作,即便政府大量动员,进行培训,但依然难以激起他们参与工作的热情。由此看来,假若内因不足的话,那和即便外因再给力,也注定难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若一个人有主动就业的积极性,那么不需要你动员,他也会自我创造就业的条件,比如自谋职业。因为很多时候,真的就业岗位,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争取和创造的。即使在经济十分萧条的情况下,一个人想就业也是能够实现自己的目的。相反,若其不愿就业,很多人就会找不同的理由,比如自己没有兴趣,比如专业不对口,比如发展前景不好等等。从而导致了“眼高手低”的现象。现在很多大学生一毕业,这也不愿干,那也不想干,嫌辛苦,怕麻烦,总想一逸永劳,不劳而获。对于很多失业者来说,并不是没有岗位,而是有岗位他自己不愿干,这种情况,你能说政府的不是吗?你能靠政府去解决吗?
自己才是自己的皇帝,这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实际上,在职场上,自己作自己的老板,才是就业的真正王道。一个职场达人,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能招聘一大帮人,解决别人的生计问题,这才是每一个人应当追求的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