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些经验丰富、多年围着火车转的一线调车职工,虽无大本大专学历,但业务技术无可挑剔,他们大多数人在相继被聘任为工班长后,又兼任了党支部书记。他们能否担起班组管理和思想工作一肩挑的重担?且看职工如何评说——
调车汉当书记,咱口服心服
“为什么你能行,他们就不行?”针对仍有人对“调车汉当书记,肯定是抓业务在先,思想工作在次,他们能行吗”的担忧,11月4日,徐州北站党委书记李全军在全站干部大会上,客观地总结了调车汉书记半年的工作后,理直气壮地回答质疑:“机会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管理能力是通过实践验证的,车站就是要在竞争中科学合理地选拔人才、使用人才,给贤人、能人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去锤炼成长。实践证明,他们干的很出色,车站放心、职工满意。”
3月下旬,车站党委下发了“关于重新公布各党总支及下属党支部委员会组成的通知”。在这份通知中,全站四个运转车间的16名党支部书记全部由运输一线的调车汉子担任。面对运输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双层考验,这些曾取得各类先进、模范称号,但只会埋头干活,对思想政治工作一窍不通的调车汉子能行吗?不少曾经干过多年大班书记、因超龄改职的老同志不免有点担忧。其实,这种担心并不孤立。多年来,大班党支部书记一直是车站选派,这些文职干部,虽然在理论上有一套,但在行车业务上却是“隔行如隔山”。尤其在分析安全问题时,往往说外行话,引起职工哄堂大笑。
“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也有自信带领全班职工争创优异成绩。”只有中专水平的运转一车间乙班新任支部书记谷文忠在和职工见面会上表示。这个能干的小伙子已经在调车岗位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任劳任怨地工作在被很多人瞧不起的“苦脏累险”岗位上。他努力钻研业务、带领小组同志积极参加各级技术比武。2001年被路局评定为“工人技师”。此后,他更加努力地创新工作,还主动做起了后进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被职工称为咱们的“小政委”。他的努力和付出,不仅改变了小组的落后面貌,还被车站聘为大班的调车指导。2005年,小谷又走进了党组织的大门。去年11月,他提出的“完善现场设备,使用机车遥控装置实现站机合一管理,提高作业组织效率”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纳,每年可为车站节省开支近百万元。
职工对工班长的信任,就是对安全工作的最大支持,调车汉当支部书记,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广大一线调车职工的欢迎,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偶像”当“政委”,再也没有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笑话,更不会发生“驴唇不对马嘴”的问非所答。车站正是根据“最了解职工的是职工自己、最贴近职工的是职工的带头人、最关心职工的是职工身边的职工”这一实际,决定大胆启用思想好、业务精、善于沟通职工,和职工亲如兄弟的一线16名大班组长或调车指导,将他们推到了运输生产关键岗位上的。事实证明,通过简短党务工作培训的支部书记们,自上任以来,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解决了700多件(次)职工在技术上、思想上存在的实际问题。55岁的运转车间作业员沈明明伸出大拇指:“这样的书记,能文能武,让咱口服心服!”也让那些“杞人忧天”的“老支书”们松了一口气。 (滕福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