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63|回复: 2

比北大教授爆粗口更可怕的是啥?

发表于 2011-11-8 22:14: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昨日下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在其证微博大爆粗口,用三句粗口拒绝《南方人物周刊》记者采访,让人大跌眼镜,也引发网友强烈不满:“大学教授就这点素质?记者有权采访,你也可以拒绝采访,就算观念不同立场不同,也不至于这么排比句开骂啊?还到微博上来炫耀?!”还有网友调侃孔庆东已经成为业余相声演员。(据:11月8日成都晚报)


    不愿意让记者采访,直接回绝即可,而动粗口骂人,显然是有失北大中文系教授的身份,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是一个教书育人教授,如此处事方式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但一个巴掌拍不响,凡事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孔教授爆粗口骂记者是不对,但记者就完全正确吗?


    记者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的职责和任务就是敏锐地去发现事实,重视地去报到事实,而现在社会上有那么一些记者,其实已经完全背离了这个职责和任务,他们为了谋取一些个人私利,甚至可以歪曲事实或者捕风捉影的去随心所欲的爆料,以图引起所谓的眼球效应或者相关部门的注意而谋求个人私欲。比如最近爆出的许昌卫校“失踪门”,某都市频道记者来暗访此事,他们仅仅凭道听途说就做出结论,而在当地公安部门和该校进行全校排查后告知没有学生失踪的结论的时,这位都是频道记者依然播出一个《许昌卫校女生失踪—一场虚惊》的视频报道。而此视频报道之后,引发网民对许昌卫校的舆论围攻,然事实情况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联系上,所谓18人失踪的事情纯属瞎编。


    看到上述记者之行径,估计稍有理性的人都会深有感触,现在一些记者在新闻创造上不远去求真求实,而是满足于办公室听人爆料,或者无新闻挖空心思而造新闻,甚至有记者大言不惭的说,“只要我想爆料,他说话和不说话都有料可爆”。


    所以,孔教授如不是被被无奈,自然也不会动粗口大骂记者,笔者认为,应该对那些整日里喜欢捕风捉影,为了满足个人一点小私欲而不顾及社会影响随意爆料的记者加强管理,要把那些为了爆料而不顾事实,随意泄露他人私密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挖空心思不顾社会影响和他人感受造新闻的记者清除出记者队伍。


    教授“出口成脏”是无礼,但不良记者随心所欲编造歪曲报道则是无德,无礼可以纠正,而无德则贻害社会。所以加强对个别不良记者的约束则更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22:21:4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0 07:26:3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