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儿时梦想变成真
初卫平
那是1983年的一个夏季,父亲千里迢迢从戈壁滩玉门油田赶回了阔别多年的老家,想把我们全家接到正在会战中的中原油田。 17岁的我,对陌生的油田充满着好奇和新鲜感,儿时就想早日迈出农门,当一名像父亲一样的石油工人,这是我儿时的梦想。但是,面对家乡父老那期待的目光和儿时伙伴好奇的眼神,故乡的一草一木仍让我恋恋不舍,但在父亲和乡亲们的劝阻下,我才带着怀旧的心情登上了开往油田的卡车,终于来到了我梦想中的油田。 谁知,当我刚一走下车后,我才发现自己“上当”了,这儿不仅没有想象中的高楼大厦,也没有绿树成荫的公园,更没有笔直的马路,不时扬起的灰尘随风飘来,吹得我眼睛直流泪,远处的枯草有一米多高,荒漠的场面让我不仅掩面而泣,看到这些,我的内心充满了惆怅和不安。难道这就是我儿时梦想的油田吗?父亲就在这样的场所工作吗?不,我才不在这儿遭罪呢。到了傍晚回到家,我将自己幼稚的想法告诉了的父亲,父亲听后,用惊诧的眼光盯着我一语不发,然后不停地在院中走来走去,母亲看后赶紧朝我使了个眼色,我才知道父亲在生我的气了。 我于1986年1月,通过考试如愿走上了工作岗位,被分配到了河南中原油田采油二厂濮三联输油岗,每天跟着师傅从事原油进站外输工作。我特别喜欢手拿卷尺爬罐量油。10米高的储油罐上,人站在上面,俯仰高空,蓝天、白云为我做伴,低头下看,濮三联犹如一幅美丽的画面尽收眼底,一幅居高临下的心态,每天充满自信和激情地工作。我清晰的记得,一个月工作下来,我拿到了自己平生第一个月的86元钱,当时,我高兴地几乎蹦了起来,当我将这笔钱如数交给母亲时,母亲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老人一边夸奖我干的出色,一边将10元钱让我零花,虽然只有10元钱,但已经满足我的虚荣心了。 在实际工作中我了解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大型油田在开采之初,也是荒凉一片,渺无人烟。但我内心坚信,只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来努力改造自己的家园,我们的油区未来就一定会繁花似锦,美丽壮观。带着对未来的期望和自己的理想,我在工作中不断调整自己不良的心态,经常和同事们利用周末时间,乘坐背有大气包的交通车去游玩。那时的油城濮阳市,来回路费才4元钱,更没有几家大型商场,只有一家名为“服务楼”的商场,是我经常和伙伴们“光顾”的场所,尽管服务楼的商品当时看起来琳琅满目,价格便宜,常令我和同事眼馋不已,但是毕竟自己囊中羞涩,买不起自己中意的商品。当时喜欢打蓝球的我,最想得到的是价值200元钱“匹克”牌篮球,可是,那时,200元钱几乎是全家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啊!谁敢张口向父母要钱呢? 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再次回想起那段刻苦铭心的经历,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来油田已经20多年了,我用自己的双手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我内心深深知道,不必用累赘的语言来描写油城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每名职工家属已经感受到了油田带来的新生活和新变化。这真是:亿往事苦辣酸甜,看今朝繁花似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