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搭建创新平台,共享创新成果
刘金涛
今年10月,中石化济南炼化公司质量中心尽管房间紧张,还是抽出两大房间配置齐全了台架、实验器具等,改建成了高级工、技师创新工作室。这不,示范装置开工正好派上了大用处。
11月上旬,济南炼化公司环保型芳烃橡胶填充油工业示范装置开工,质量中心承担的分析项目中,多环芳烃的测定可以称得上是最繁琐、最累人但又最需要仔细、最关键的一个分析项目,它的控制指标是含量不大于3%。一个样品分析下来,需要7-8个小时左右,先后得用十几个分液漏斗萃取、反萃取,称样、转移、震荡、静置等,这8个小时中化验员基本上是不停地在操作。在震荡、静置过程中,由于出现乳化现象,要达到理想的两相状态,有的过程需要3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方法上只讲了达到两相即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11月11日,刘明霞琢磨着如何能够帮助样品“破乳”,减少分析时间。国云霞看在眼里,拉着刘明霞来到了创新工作室。那里台架、分液漏斗等都是现成的,在这里搞“创新”,也不会影响正常的分析工作。要是搁以前,既要找地方,还要准备实验器具,大半天下来,也只能把基础工作做好。这下好了,她们一到创新工作室,就忙活上了。
她们一会用搅拌棒试试,一会儿用振荡器试试,最后选择了气体分布器作为“破乳”的利器。经过对比,用气体分布器来“破乳”效果奇好,分析数据没有超差,符合重复性要求。但是,分析时间仅仅用了四个多小时,对于尚处于摸索阶段的开工装置而言,这减少的两三个小时是多么的宝贵啊!
“这么连接上,气源给上,变!”刘明霞和国云霞给化验员上起了气体分布器破乳培训课。
“吆,乳化层这么快消失了,明显地分为两层,太好了。”身边的同事不由得惊呼起来。
笔者感悟,班组里的技术创新,渐渐由个人独立公关型向团队智慧叠加型转变。这里面有三点要注意,一是发挥团队力量,优势互补,而不是重复走冤枉路,你的教训我吸取,我的经验你分享;二是创新之后要及时推广,让“创新”变出新的效益,共享创新成果;三是好的创新平台,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这里所说的创新平台,工作室算是平台,员工和员工的组合也算是创新平台。期待着班组员工创新工作走向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