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83|回复: 3

【班组现场】“分享学习”成就石效毅创新工作室

发表于 2011-11-16 17:15: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分享学习”成就石效毅创新工作室


【班组现场】
     屈联西  刘喜乐


    1112下午15时,在宝徽集团锌冶公司熔铸二车间电解熔铸分厂熔铸工段石效毅创新工作室召开的技术创新例会上,大家开始讨论工频感应炉下料口技改方案。
原来,工频感应炉的收尘烟道离下料斗上部只有15 cm距离,在耙渣时正压太大,烟尘直接冲上下料斗顶部,收尘机组无法将烟尘全部吸出,有部分烟尘从下料口挡板上边冒出,直接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石效毅说:“将现下料口整体提高30cm,加大底座固定螺丝,应该可以解决现在下料斗这一缺陷。”下料工李锋补充说:“在提高下料口的同时,把左右两侧加宽,在下料时锌片不易斜入。”码锭工成昱则有不同意见:“将下料平台和下料口各降低15cm更合适一些。”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方案形成:将现下料斗上方10cm处再加高30cm,同时将固定下料斗的底座螺丝加大。  
1114,工频感应炉下料口技改完成。技改后收尘烟道离下料斗上部为45 cm,当烟尘到下料口时有回旋的余地,收尘机组会将烟气全部吸出。工人工作现场再也见不到烟尘了。  
    石效毅创新工作室的每项技改,都是这样产生的。而这一过程,便是大家互动学习、分享知识、经验的过程。坚持在工作中学习,是石效毅的学习、成长之道,只有中专学历的他自2010年当上石效毅创新工作室的主要负责人后,他的这一经验便迅速被大伙分享。他觉得,要想干成事,就要先学习,要想学得快学得好,就要大家一起学、一起研讨、一起提高。于是,他建议工作室成员分享学习:每月初,大家把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报到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将问题提前10天发至每位员工,便于大家查找资料。查找资料的过程,就是一个认真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集体学习时,大家踊跃发言,各谈己见。相互分享学习要点,共同提高操作水平。
“经过交流,把每个人读的书变成了大家共同读的书。”石效毅说。在他们创建的QQ群集体学习会上,“你今天给大家分享点啥?”不仅是石效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且也变成了许多人的开场白。从石效毅成为创新工作室主要负责人后,锌冶公司熔铸锌直收率和品级率居国内一流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6 17:46:04 | 查看全部
不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6 18:35:47 | 查看全部
能把点滴写出韵味,我正在向你学习,屈老师。很多工作中的小事情,其实都值得我们去书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0 11:07:2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