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87|回复: 2

【跟帖1062期】理论结合实践   一个研究生工人带出来的创新团队【修改】

发表于 2011-11-19 10:21: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062期文字稿【投稿】理论结合实践   一个研究生工人带出来的创新团队
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段高高 都艳梅
    在刚刚结束的2011年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豫光杯”职业技能竞赛中,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研究生工人刘新建和他的团队收获了优异的成绩。刘新建以第一名的好成绩摘得火法冶炼的桂冠,他的团队剩余4人其中一人获得第二名,三人获得奖励。这个团队的学历包含高中、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其中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传统工人,也有长于理论知识的“新”工人。
    老工人徐波说:“干起活咱没话说,可是看到复杂的化学方程式,面对温度、氮氧比例等参数调整,说起冶炼原理,就有点不知所以然了。这次竞赛有理论考试,我们几个老工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都是刘新建拉着我们在创新中学习到的。”
    获得第二名的王兵是个学生工人,他拱起手臂展示肱二头肌:“在这个团队里,我们可不是只站在旁边动脑子,脑子大家一起动,有什么活也要一起干的,毕竟来自于实践的创新才最有价值,现在,不管是谁都具备往哪干和怎么干的能力了。”
    刘新建是有色冶金专业的研究生,公司对待新入的大学生都是先放到生产一线去实践,面对那距离课本很远的火红的铅液和轰鸣的机械,他没有退缩,发而在班组里找到了发挥的空间,他带起了一只创新的团队。
    团队创立之初就解决了大问题。那时污水站处理水始终达不到中水站处理排放水的指标,他找来老工人,找到班组长,他提出,只要有经验丰富的老人员和他配合,就能解决这个问题。钉子工程就落在了他的身上,大家怀疑的眼神没有让他怯弱,三周的试验,一周的运行,一个月后,不仅水质达标,处理成本也降低40%-50%。
    铅冶炼行业一直有着原料紧张的问题。公司积存许多物料不敢投用,因为其中的高锌物料会导致渣粘、渣铅高等。为了找出如何让还原炉吃下高锌物料的方法,他拉起队伍,整整在还原炉前待了一个月,研究配料,探索还原气氛,大胆调整工艺。他一方面给老工人讲冶炼原理,一方面自己亲自去操作,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下,终于找出了处理的方法。半年后,多年积存下来的高锌物料全部吃完,公司在原料选择上也具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团队创新的成功让每个人都得到了强大的自信。当豫光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条直接炼铅生产线试产时,新的还原炉依然沿用小工业试验炉的成熟工艺,但刚试产的情况着实让人焦头烂额:渣铅含量达到10%,距试验炉指标相差甚远。但大家都不愿意轻易改变以往的工艺,现行工艺毕竟是试验8年积累的经验。面对这种情况,刘新建趁领导不在,根据当下炉子的实际情况,拉起这个团队悄悄地进行了私自行动,他们改变了辅料的加料方式,把氧气和天然气的比例也做了稍微的调整。私自行动等着挨训的他们却迎来了大大的拥抱,原来,第二天渣铅含量就迅速下降到了3%。经过大家进一步完善,一个月后,还原炉的渣铅含量已经稳定在2.5%,真正实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这次的技能竞赛让大家得到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创新带来的收获。通过这些创新,老工人对理论更加了解,学生工人通过实践对理论应用更加灵活。刘新建自信的说:“这个团队会成为全能创新团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0 21:44:12 | 查看全部
刘新建自信满满的说:“这个团队会成为全能的创新团队的。”
改为:刘新建自信地说:“这个团队会成为全能创新团队。”

另外注意:排版格式,每段开头空两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1 07:55:37 | 查看全部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谢谢屈编周末还给我提建议向你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