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有经验的驾驶员说:要超过前面行驶的车,一要看清前方的情况,二要找到拐向右侧的点,三要及时发动加速,超越就能成功,对于正风行班组的创新工作室来说,也能找到异曲同工的妙处。
超越在创新工作室发动
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山机械厂:杨建
要吃定创新不放松;创新工作室近年来风起云涌,作为班组工友,有自己的贴身体会,创新工作室通过技术改造和工艺改变,原来靠使体力、使劳力、使傻劲的重体力劳动,年轻力壮的小伙也为此愁眉不展,为此累得腰酸背痛,现更新为使用自制的机械设施或新工艺来完成,工友笑嘻嘻地说:“从吃‘青春饭’变成了吃‘轻松饭’”,从而让大家感受到了创新工作室超越过去“好爽”的感觉。
咬定创新不敢松;一些以业务尖子命名的企业基层创新工作室“井喷”,如山东兖矿集团的“孔军创新工作室”,成立一年半创效近百万,还有河北承德供电公司的赵国良创新工作室等,依靠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愈燃愈烈之势,带给我们感慨和思考。在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有创新成果是评比高技能人才、技能等级、评优选先的先决条件,不但影响前程,而且还影响收入,创新工作室变压力为动力,不断推陈出新,成为了人才的批发地,员工升值的云梯,垫高自己的磐石,让不少人感叹到立体超越的丰润。
跟定创新不能松;创新工作室删除了“象这样做只能吃稀饭”等费力不讨好的操作,让睡死在旮旯角落的老旧设备苏醒后老歌新唱,让技术书本上的字、词、句,直接成为创新活动中的“关键点”、“活接头”、“发动机”,创新成果从吃“独食”到“大餐共享”,让我们感染到整体超越的良好效果。
就说松藻煤电公司矿山机械厂支架大修二班,这是一个普通的大修班,2011年11月中旬,下半年有两项QC成果被验收评定,其中“提高拆卸ZYQ液压支架加长杆及半环套工效”成果获厂三等奖,“保证ZQY支架底座改造质量和工期”获厂优秀奖,共有8人参加,参加率有40%,不但创造了QC课题创新研发活动的班组新纪录:“半年两创新成果”,风行班组的创新工作模式,还带给了一些好的超越引导方式。
拐入赶超的快车道;进入班组的创新活动,学习技能、知识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各工种的能工巧匠聚集在一起,汇流攻克难关的创新思想要在这里发生激烈的碰撞,萌生出智慧的火花,这让技术革新和自制的工装夹具不断更迭或更新,让作业去难成易,删繁就简,变险为安,一些小创造小发明水到渠成趁势而生,活动中点燃了由创新到创造的热情,互促互进,弥克短板,冲破课题阻碍的巧招妙手层出不穷,由此一起驶进了高速前进的快车道。
工友说:“哪里有工作,哪里就有创新”,“ 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有钻研”,这就是一个好思想和好态度的超越拐点,引航良好行为。
从观望者拐向为实践者;“光在岸上观看是学不会游泳的”, 要从观望者“破茧”为创新实践者,符合创新课题组的特殊要求,这要求平时下死功夫,不断提升技能、技术、知识的档次,达到“一专多能”,正如超车中车子性能要好才能够超越一样,让“我要进入创新团队”成为催我学习赶超的鞭笞。
不重视学习拐转到不放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进入创新活动,会这样的感受,自己能及面很小,能看到别人是如何得心应手破除许多难题的技巧,这些平时不易见到的绝技、绝招能学到手,该记的记录下来,该背还要下苦功背到;遇到同行中的高手,学好他的一招一势;不放过学其他的知识,如QC成果的发布,要学会用电脑,学会电脑上的机械制图,学会制作幻灯片、电子文档、图片处理等,不怕吃学习的苦,创新工作室就是拐向不放过每一次学习机会的方向盘。
从跟跑者拐角成为领跑者;针对生产的难点,通过学习找到突破口;针对操作中的缺陷,能通过钻研,找到弥补的方法;针对设备设施使用中的“不完善”,能通过分析、探讨、调查、实验,探索出技改的路子;从自己的岗位作业中不断挖掘出可创新的目标,从“人、机、料、法、环”各个方面去穷追不舍和追根究底,提出创新课题来立项,成为创新课题主研人,从跟跑者蜕变为领跑者。
超越在创新工作室发动,创新活动在起动,创新成果在萌动;靠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奔腾,江河奔流汇合成大海汹涌,其汹涌澎湃之势喷发改天换地之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