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创新工作室:班组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
重庆能源集团逢春煤矿 黄强
缩小“人”和“人才”之间最短的距离是什么?有人说是学历,有人说是技能,还有人说是岗位……,各行各业的人都说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但是,这些答案都不完全正确,正确的答案是培养。只有培养才是“人”走向“人才”的捷径。因为,培养是一座通往彼岸的“立交桥”,通过培养,员工没有高知识、高文凭同样可以熟练操作技术设备,通过培养,员工还可以胜任很多岗位。所以,对于企业的班组职工来说,“人”和“人才”之间最短的距离就是在“培养”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在人才的培养上,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同样,在企业中创新工作室就是培养班组创新人才的最佳途径。因为,创新工作室之所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企业的支持,员工的喜爱,除了更好的为班组职工提供有利的时间、场地等支持外,还能发掘班组员工个人的潜能和团队的智慧,凝聚人心,从而创造出一个个让企业认同的成果,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让班组职工自觉的参与其中,不知不觉的成长起来,所以,被称为班组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
创新工作室营造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文化。创新工作室不单纯是在搞创新,是他们在个人与团队激情的相撞的火花中诞生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文化,从而使班组职工在创新路上从“制造”迈向“自造”的跨越。班组职工从最初的“山寨”模访,到自主创造成果,都是从行业知识的引进,到技能消化和吸收的整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他们都会在瞄准工作流程、减人增效、设备操作等有利于安全生产、增加效率、方便操作、减轻体力劳动上抓住重点环节,在技术弱点上、可操作性上寻求突破。
创新工作室营造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文化。现在,班组职工在追求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在工作中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这种文化的引领下,现在,班组职工不仅仅围绕学习上下功夫,他们在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他们会科学的、高质量的利用好工作上的设施、设备,同时依照科学的方法有步骤的一招一式的进行反复练习,并勇于探索这些科技设备、技术的多种使用方式,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他们不怕犯错、不怕重复、不怕失败,不但有屡战屡败的勇气,积极进取的意识,敢于天下先的心态,更有“种瓜得豆”的决心,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实践就没有结果,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
创新工作室营造了教材与优势相结合的文化。“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是当今班组职工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他们在创新道路上追求的主题,在创新道路上,他们不但会依照书本上的知识对技术作不懈的追求,用技术的方法来实现创新外,同时还懂得盯准团队优势和自身优势上下功夫,在强化细节上追求创新成果的完美。
“沧海横流,善创新者赢。”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创新工作室的摇篮中,将会诞生出一批批班组创新人才,他们将会成为企业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在“十二五”行程中,走出一条高效、稳健的“自造”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