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职工素质与市场)——练好“基本功”是员工的立身之本
所谓“基本功”就是指从事某个行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是把简单而有效的动作练到极限,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功夫”。而时下,在许多企业员工当中,特别是青工中普遍存在岗位“基本功”,尤其是传统的岗位“基本功”薄弱的问题。在有些企业里,如有些钳工甚至连最基本的“锉、锯、剔、磨”等的姿势都不能正确掌握;还有些电工不会配盘、不会使用万用表;有些操作工只会操作设备不会点检、维护设备,等等。
这其中有企业改制,许多老师傅退休离岗,导致断档,传帮带跟不上的原因,有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渐代替人工的原因,有部分员工“不学无术”、混日子思想作祟的原因,也有企业对这些传统技能的“基本功”培训不到位的原因,等等。这些无疑给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造成不利,也成为员工提高竞争力、在企业立身的一大障碍,对企业劳动生产率、技术创新、小改小革、产品质量、降本增效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笔者认为,今年4月份以来,中铝河南分公司运输部针对员工“基本功”薄弱的问题而实施的“岗位(工种)技能大练兵、大比武”的做法值得借鉴。
该部的做法是:针对岗位(工种)技能的“基本知识”、“基本动作”、“基本要领”三个方面对员工进行强化培训和练习。内容主要包括“机车乘务员投炭、调车作业手信号、铁路养路工钉道钉、钳工锉锯剔磨、电工爬线杆、配盘走线”、电焊工传统焊接及姿势等最基本的课目。为便于员工练习,还建立了“练功台”、“练功车”。比武实际操作的成绩占70%,理论成绩仅占30%,并且规定凡是在大练兵、大比武中岗位(工种)的“基本功”进步较快、取得较好成绩者,还可被评为岗位明星,享受每月100元的津贴。 练兵伊始,有些员工对此也很不理解。针对这种想法,该部主管领导给大家上了一堂“哲理课”。他说,练好基本功不仅是让大家“忆苦思甜”,更重要的是增强意志力,认识到练好“基本功”对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小改小革和技术攻关的重要性。正如人人都会走路、跑步,也知道走路、跑步这种运动有益于健康,但是,容易不一定能做好,知道不一定能做到。练好“基本功”是大家在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需要。
钳工李师傅在以前对“基本功”不太重视,他认为设备坏了能及时修好不耽误生产即可,真是修复不了可以换新件。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李师傅成了一名“换件工”。但他也有苦恼的时候,如在一些小改小革、技术攻关中就屡屡碰壁。原来,李师傅比较善于观察和思考,在生产中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小改小革、技术攻关的建议。但是,由于“基本功”不扎实,自己不能将建议和想法得到很好的实施,只有看着“基本功”比较好的同事去做。时间久了,他还落了个“眼高手低”的评价。
而机车乘务员朱师傅就是一个尝到练好“基本功”甜头的典型例子。由于他原先在蒸汽机车运用中练就了一身机车点检的过硬“功夫”,如今对内燃机车点检时,他的步伐、手法依然有条不紊,该迈左脚时,他决不会迈右脚,依然能做到点检有序、不漏项。他说,多亏以前基础打得牢,在有些员工还在练习这些“基本功”时,我却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内燃机车操纵、维护保养方面的基本功和知识了。如今,朱师傅已成为内燃机车乘务员当中的佼佼者,并成为该部第一批内燃机车司机。
前面提到的李师傅通过近一段时间的练兵,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好了,单位专门组织“基本功”的培训,我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苦练钳工“划线、打孔、锉、锯、磨”等“基本功”。前几天我为了练好磨钻头,经常拿着废钻头反复磨研,悉心揣摩,虚心请教,终于掌握了磨钻头的要领。通过近一段的苦练,我现在还能将一段圆钢用手工锯成标准的六棱柱了。多亏这次大练兵,以后有啥小改小革,我也可以亲自试把试把了。”
由此笔者认为,在当前企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员工在掌握现代技能的同时,传统技能不仅不能丢,而且要加强,因为“基本功”练好了,可以让员工终身受益,更可以为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在机械设备的检修中,各种机械的原理基本上是大同小异,装配顺序是固定的,能显示技术含量的依然是配件尤其是关键配件的维修复原,这其中有些是机械设备工具所不能替代的,只能依靠手工,也就是“基本功”。
据此笔者建议,一是企业在对员工进行现代技能培训的同时,切莫忽视对员工传统技能——“基本功”的培训和练习,并将此列入年度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有关“基本功”的比武、练兵活动,不断巩固和提高员工的“基本功”并将员工“基本功”纳入技能鉴定的范畴。
二是要建立激励和奖励机制,使那些“基本功”扎实又能为企业发挥作用的员工得到实惠,从而鼓励更多的员工苦练“基本功”。
三是员工要充分认识练好“基本功”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自己提升素质和竞争力、在企业的立身之本。通过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学、多练、多用,打牢“基本功”,遇到考技师、升岗加薪等情况时,就会技高一筹、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