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和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吴心伯教授说,对北京奥运会的政治化干扰和捣乱,要比冷战时期两个对立集团的抵制更加复杂。过去的抵制是很简单的,不参加奥运会或者不欢迎奥运火炬接力就行了,可是这次不同,现在的政治化干扰不是不来,因为不来就“失去了舞台”,他们就是要借着受到全球高度关注的这个奥运舞台来搞政治秀。
“把奥运会政治化,显示了西方某些政治人物的短视。如果一定要把奥运会政治化,结果不可能只有中国失败了,而它们成功了,最后只能是双败”。研究奥运文化的北京学者张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英国、法国这次都起到了一个很坏的带头作用,特别是英国的做法,显示了它极为缺乏长远眼光,更没有一种开阔的胸怀。英国人想到4年以后的英国会是什么样子吗?想到那时候英国所要面临的国际环境吗?英国经济现在虽然发展势头还不错,但整体上增长放缓。英国需要有一届成功的奥运会来给自己乏力的经济增长输入新的动力。然而,英国在伊拉克驻有军队,在非洲、阿富汗等地也要维持住自己的影响力,它自己内部还有分离的势力,与其他国家还有领土争议。如果这些矛盾也在伦敦举办奥运会时集中爆发,英国能承受得起吗?中国的块头大,有人成心想闹,只不过会让中国难堪一下,根本闹不成什么。英国,以它的土地、人口、经济实力等,能经得起奥运政治化的折腾吗?
“如果把奥运会政治化,西方最终将自食恶果”。张清说,这个世界充满了多种多样的矛盾,政治纷争、经济争端甚至武装冲突。而细数一下可以发现,这个世界的矛盾主要还是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长期殖民掠夺、长期把持国际秩序造成的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矛盾。别的不说,现在世界上反美的国家就能列出一大堆,除了朝鲜、伊朗,还有包括伊拉克在内的阿拉伯世界及南美、非洲的众多国家和民众,照西方的逻辑,这些国家中随便哪个国家的公民如果在奥运会上打出反美标语,那都将是顺理成章的。如果西方坚持将奥运政治化,最终受到损害最大的必定是它们自己。
冷战时期对奥运会的抵制经常是国家行为,而现在几个运动员就能在媒体的帮助下搞出“大动静”。事实上,掌握话语权的欧美国家表达愿望的机会很多,并不缺奥运会这个平台。而恰恰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众平时被憋得喘不过气来,而奥运会为他们提供了吸引世界眼球最方便,也最有效的平台。无论是伊朗人,还是委内瑞拉人,或者是一些愤怒的阿拉伯人,无论他们是运动员,还是记者、游客,他们都可以在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领奖台上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出令西方吃惊的文字语言或肢体语言。不光是伦敦奥运会,一旦类似的政治抗议在北京奥运会上被“合法化”、“习惯化”,今后的历届奥运会将逐渐变成“政治大派对”,要知道除了针对西方的,人类还有多少地区内部的,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有多少人希望自己的政治诉求被关注。奥林匹克这块人类的净土将永无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