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由全国总工会、工人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全国煤炭企业职工应知应会知识竞赛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总的来看,各个企业充分利用了这个良好的机会,纷纷组织班组职工参赛,并且在参赛形式、参赛理念上下功夫,把这次大赛作为对职工进行安全业务技能提升、应知应会知识检验的一次培训大课堂,其中不乏千人、万人参赛的宏大场面。按理说,作为全面检验职工日常安全业务技能、提高职工发现隐患、识别隐患、处理隐患综合能力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各个企业的职工尤其是处在生产最前沿的采(煤)掘(进)开(拓)等班队组应该积极组织参赛才对,但是笔者在一些班队组走访时却听到了这样的声音:生产太忙,任务太紧,没时间参赛。
“没时间参赛!”一句令人心惊肉跳的话。如果将这句话推而广之,每一个班组都没时间参赛,对自己应知应会的基本安保知识、技能漠然视之,整天忙于抓生产、抢效益,最后生产上去了,效益增加了,然而安全没有了,幸福远去了,再多的生产效率、再好的经济效益又有何用。
煤矿生产,安字为天,没有了安全,职工家庭就会破碎,队伍就会不稳,企业做强做大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最后的结果是一切都化成了泡影,曾经发生的惨痛教训无时无刻不在警醒着我们。然而纵观时下的某些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以这样那样的借口规避检查,回避问题,对职工的安全业务技能培训偷工减料,导致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安全业务操作技能低下,当工作地点发生事故隐患时,要么对隐患的识别能力不强,要么处理隐患的方法措施不得当,导致小隐患变成大事故。更有的职工在面临事故时,连最起码的自救器使用常识都不懂,慌不择路,误打误撞,最后受到了严重伤害。其实并不是职工没时间参赛,他们也渴望掌握自保互保基本常识和技能,希望在日常安全生产中实践应知应会知识,但是在“重生产轻安全”思想作祟下,少数“兵头将尾”只顾埋头拉车,不会抬头看天,忽略了“安全是最大的效益”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有了安全,职工队伍才稳,职工队伍稳了,质量标准化搞好了,在充沛人力与现场良好安全环境的互作用下,生产任务和经济效益自然会蒸蒸日上,忽略了这一点,一切都等于零。
应知应会基本常识是职工自主保安、互助保安的护身符。笔者以为,面对这类竞赛,不仅要踊跃参赛,而且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不为参赛而参赛,更不能为了完成参赛任务搞“包办”制,一个人就完成了一个班甚至一个队的参赛任务。要把参赛题进行梳理归纳,整理成规范的安全教材,通过班前会、职工大会、井下现场安全小会、现场提问培训等形式,把这些与职工工作息息相关的安全知识灌输到每一名职工中,让应知应会知识真正入脑入心。除了组织参加这类货真价实的竞赛,企业的区科、班队和车间要不定期开展自救器使用、井下避灾路线识别、隐患识别整改、自救互救、创伤处理等应知应会知识的教育培训,从源头上提高职工的综合业务素质和自主保安能力,尽最大努力减少事故带来的伤害和预防次生事故发生。
不是没有时间参赛,而是被一种短浅近视的利益眼光遮蔽了对参赛重大意义的深刻理解与感知,笔者建议,为了职工不再“痛”,我们不仅要参赛,还要学会在赛后总结职工应知应会知识教育培训中的不足和差距,学会创新思维,突破传统模式,全面检验、提高职工的应知综合能力,让应知应会知识培训成为一种常态在区队、班组、车间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刘佳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