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45|回复: 5

创新工作法是这样被挖掘出来的……(修改稿)

发表于 2011-11-27 22:22: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天在交接班使用他的‘电铲司机快速点检法’,你别说还真好用……”
        “今天我们铲位正好是含水量较大的区域,我按照他的方法又创造了高产。他的创新工作法真不知道是如何被挖掘出来的?”11月25日,在安徽马钢南山矿高采车间的两位操作司机,在下班的路上兴奋地说着自推行卜维平创新工作法后各自的收获。
     今年4月卜维平从凹山车间调入高采车间发现电铲司机在交接班时只习惯于使用眼睛看外表、查看交接班记录本、启动电铲查看是否正常等方法,这种传统方式明显的弊端是不能将设备的缺陷、隐患在交接班短时间内发现,尤其是阴雨天和冬季晚上交接班时,更容易发生设备不能正常运转。一次,在他值班时,他亲眼目睹502电铲在交接班20分钟后就发生电机齿轮被打而无法生产的情况,这令他受到震动,他想如果要有新的电铲司机快速点检法,就好啦?
   随后,他翻阅了大量资料、查阅了大量数据,可面对千余种的备件、零件,重达190余吨的庞然大物,怎样才能解快速点检问题?这些问题萦绕在卜维平的脑海中,最终他尝试把整个设备分为车下、室内、二车和电器四部分,然后再将四部分再细化正司机、副司机各自检查范围,让他们按照快速点检路线路分部位和重点,利用短暂的交接班时间进行周到而又细致的检查准确掌握设备的性能、动态。
    通过快速点检法的推广,做到早发现设备的潜在的隐患,而且还提高设备出勤率,降低了检修职工的劳动强度,这也大大地刺激卜维平对电铲其他创新工作法的摸索。
    别看卜维平给人的印象是“不显山不露水”,但是他善于思考勤于专研的劲头儿,却让他在采掘工作中大显身手。在高村采场+18米台阶生产采掘中经常遇到地质松软、湿地和烂泥地段,时常会发生部分司机对作业环境估计不足或操作不当,造成了陷铲,给三班生产的连续性和操作司机带来了安全隐患。爱琢磨的卜维平,经过到现场仔细观察推测和回班组模型演练研究,总结出一套独特挖坑填石防陷的操作方法,成功地实现开进、防陷、做斜坡路防陷三个关键实施步骤,创造出日产8000吨、月产20万吨以上的产量,并摸索出稀泥装半车的经验。
他不断思考、创新了一个又一个好的操作方法,其中《电铲挖坑填石防陷操作法》、《电铲司机的五字作业法》、《电铲司机快速点检法》等多项创新操作法,均在生产一线得到了推广应用,受到了广大职工的交口称赞。他自己也成为马钢总公司和马鞍山市有名的采掘设备操作首席技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22:33:38 | 查看全部
请各位老师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7 22:53:32 | 查看全部
感觉两件创新事例没有递进关系,而是并列的关系,所以我觉得老师可以优化、修改下可能效果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7 22:57:08 | 查看全部
王老师写的稿子稍微有点偏离班组创新工作室,多有得罪,请原谅,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7 23:02:05 | 查看全部
1段2行 我都就    应为  我都
   4行 你还别说,       删去  与前面的重复!
   6行  今天            当天
4段1行  专研  ???
   4行 三、五天,多则两、三个    去掉顿号
   6行 进、、             多了一个顿号
   最后 也成了职工对他的“代名词”。   不通顺
5段2行  快速点减法      减  应为  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23:09:10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的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