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79|回复: 3

【1063期文字稿】“女掌门”和7个80后(修改)

发表于 2011-11-28 08:35: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063期文字稿】“女掌门”和7个80后(修改)  
                                                        王建  袁媛
   “你看,这种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每天光带到井下的就得500多台,我们主要负责安全仪器的发放、维修、保养工作。”在山东兖矿集团东滩矿通防工区仪器发放室职工陈春华的带领下,笔者来到一个放置了两张写字台、两个乳黄色文件橱的房间。“这就是我的操作间兼创新工作室。”
    陈春华创新工作室去年8月成立。写字台宽大,五分之一的面积被工具书、资料袋占去,其余整齐摆放着螺丝刀子小钳子、校准仪、工业酒精等常用工作、零配件。
   “俺这个班组11个人,有7个80后都是本科生,领导要我带带他们。”34岁的陈春华说。每天与仪器调校打交道,和庞大的井下综采、综机设备改造动辄创效几十万、几百万没有可比性,自己的工作室优势何在?陈春华认为,创新不在大小,而在于是否对推进工作有效。
    今年3月,一台仪器就被井下瓦斯检查员不小心掉进了水里,灌得全是淤泥。仪器里面光凸透镜就6个,加上平面境、棱镜、分化境等近20个小镜片,小的宽1毫米,长4毫米,清理起来相当困难。建矿22年还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事情?
    很生气的通防工区领导说:“春华你试试,实在不行就拿到厂里修!”13年来经手调校、维修过的仪器,没有一例测量数值不准的,再说了,咱是创新工作室,这点小活!。陈春华毫不犹豫揽了下来。  
   “真干起来还是有难度!”80后张同峰说。“有时,一个镜片要反复擦拭十几遍,用肉眼看不到的一个小灰尘或是擦痕、指印等,在放大镜下都成了严重影响读数的障碍。张同峰记得,光擦拭镜片就用了陈春华一个上午。
   “陈春华创新工作室”列入当年度矿工会“学习先进典型、苦练内功绝活、树立名优品牌”先进集体表彰名单。当仁不让,她也成为2011年9月山东省管煤炭企业职业技能大赛选手,代表兖矿安全仪器监测工参赛。
    赛前一个多月,在工作室里,在自己家的书桌上,陈春华拆了装,装了拆,一遍又一遍。凌晨一点前,她几乎没睡过觉。即使躺在床上,满脑子也都是拆拆装装,哪一个零件和哪一个零件可以组合装,哪一个先装可以快一些。仅光路图,她就画了上百遍。“工作室”的操作桌、家里的书桌都被她练下去一个个深深的凹痕,而她的手关节磨出了厚茧子。
    比赛当天,山东省各煤炭企业20余名高手云集兖矿,同场竞技。在仪器拆卸环节,规定15分钟内必须将所有零件拆卸并分解完毕,陈春华使出了“撒手锏”,仅用了11分27秒,就顺利完成拆解。按照标准和先后顺序一点一点的将仪器组装上,依据光路找到干涉条纹,条纹明亮清晰。将仪器的气密性、测量精度、上下左右视场、仪器的清洁度等调节到规定的标准,做跌落试验,几近完美。
    省管煤炭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闭幕式上,陈春华以第一名的身份站在领奖台上,除了获奖励1万元并在管理期限内每月获得500元津贴,她还被授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和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
    陈春华在省赛的成功绝非偶然。1998年,陈春华从华北科技学院监测技术与应用专业毕业,分到东滩矿安全仪器监测工岗位上。调校仪器是个耐心活,也是个细致活,鉴定内容包括仪器外观通电检查、气密性检定、示值误差检定等,倘若一个动作不标准,读取的示值不准确,都会影响仪器的测量精度,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而“坐功”就是考验陈春华的第一步。
    刚开始时,陈春华怎么也坐不住。一台比正常铅笔盒还要小1/4的仪器内“鱼罐头”般塞着300多个小零件,最小的米粒大。经常一调不好就心烦气躁。一天下来,肩膀、脖子、眼睛又酸又疼,十分难受。可这项工作关系到井下3000多名职工的生命安全。那段时间,她半个小时半个小时的坚持,今天多坚持一会儿,明天多坚持一会儿,日积月累,一坐一上午,一坐一天对陈春华来说已习以为常。
    7个80后都说陈春华是位好老师。对于这个称谓,陈春华笑着说:“不敢说是老师,但对同事进行业务上的‘传、帮、带’,这是我的职责。”
    在创新工作室,陈春华将实际操作方法和基础理论相结合,制成教学课件,利用周末时间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事。课间休息时总有80围前围后来提问,“我喜欢他们提问题,通过我的讲解解决了他们在学习中的困惑,是我最高兴的事。”陈春华喜欢那种解疑释惑的感觉。
   “仪器发放室的职工都知道陈春华的手机是24小时开机,只要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疑点、难点,只需一个电话,无论任何时间,陈春华都会耐心地指导,如需到现场解决问题,陈春华准会第一时间赶到。”班长郭有政说。
   “用心才能做好事,用心才能有创新。”陈春华还和7个80后走出创新工作室跟厂家售后服务人员“取经”,了解一些新的知识、新工艺。目前,7个80后全部考取了技师被矿聘用,参与的科技进步成果《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的应用》《综掘工作面高效通风除尘系统研制与应用》、《大面积采空区高温隐患预控技术》在10月底召开的矿第九次科技大会上获一等奖,《煤矿防火注浆参数自动采集监测系统研究》获二等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8 09:14:56 | 查看全部
我喜欢这个题目,不过能不能见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8 13:31:03 | 查看全部
呵呵,这题目确实比较吸引眼球,文章也不错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8 15:39:21 | 查看全部
题目吸引人,内容也很丰富 ,建哥不是一般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