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创新工作室将是我们又一成长的摇篮 (修改稿)
当我在11月18日上午,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山机械厂单体车间单体大修班班前会上,听到车间主任李显进高兴地对在场的全体班员宣布:我们班组创新工作室制作的《悬浮式支柱折卸工装》这项创新成果,不仅在10月24日矿山机械厂下半年发布会上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还在昨天松藻煤电公司下半年发布会上又获得了三等奖的时候。我感到内心非常激动,想不到对于我是一名2006年先以农民工的身份来机械厂打工,2008年转为合同制工人来说,参与第一次的创新就能在厂和公司获得这么大的收获,这使我对今后在企业和班组里上班更充满了自信。
回想起在工作室里的日子,感受有多,由于近年来矿井开始使用的DW/X型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它的油缸比DZ型单体液压支柱长100mm左右,采用现有的拆柱机无法拆卸。为了解决这个难题,6月5日上午,车间针对我和陈友银、文良三人经常拆卸支柱以及对拆柱机也很了解的情况,决定由车间副主任刘志森任组长以及成果发布人张建,协助我们共进由员工休息室改装的创新室进行攻关。
对于我从没有接触过创新的人来说,心里一片茫然,当看着创新室里车间找来的许许多多的技术书籍,更是一头雾水心里没谱。
“你们年轻人不仅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要慢慢学会自己创新,给自己减轻劳动强度撒。”李主任看着我不安的表情,认真地说道。多次组织创新的刘志森首先耐心地讲解和分析了拆柱机以及DZ型和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的工作原理,我听之后心想能不能在拆柱机的液压夹头到卸顶盖装置之间的链接杆上的100mm处旱牢固一铁块,使其能够把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的手把体固定便于拆卸,我把我的想法说出来后。
“恩,不错嘛!看来年轻人就是脑筋灵,这么快就想出办法来了,可以一试。”刘志森当即就支持我的观点。
随即车间找来焊工师傅进行焊接,第一次实验,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可以进行拆卸了,我心里美滋滋地,但这块铁块却又影响拆卸DZ型单体液压支柱了。我有点犯难了,李主任知道这个情况后。开导道:“慢慢来,每一次的创新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只要认真和小组里的人学习分析,再大的难题都能破解。”
随即找来厂里的技术员进行分析,还将以前班组液压拆卸顶盖机液压三用阀冲阀器的创作原理进行讲解,经过反复论证与推敲,我们最终采用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能在拆柱机滑道上滑动并且能上下装卸的固定手把体的工装,终于在7月11日制作成功,12日就利用这项成果拆卸了近80根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改写了此类支柱不能利用机器拆卸的历史,今后将为企业创效几十万元。老员工黄祖德看到我们的成绩:“现在,车间越来越重视创新活动了,不仅上班时间可以搞,还成立工作室作为阵地,让我这个老员工都心动了,以后我也加入到你们的队伍来,不要嫌我老哈!”
通过这次创新使我感受到,一个有着积极培养创新精神的企业氛围里,有车间领导和工友们的关心和支持下,每个员工只要自己经常善于多发现和多动脑动手参与,每个工作场地都将是创新的工作地,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积极进行参与创新中去,毕竟创新是为了能够给员工自己减轻劳动强度以及给工作提效的最好方法。
笔者感悟:时下在国家大力提倡,企业认可和重视的背景下,班组创新工作室已经根植于班组,依赖于职工,并受到越来越多职工的喜欢和热捧。班组创新室的建立将带给每位员工创造的环境和机会,也将是每个员工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在不断超越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又一成长的摇篮。
肖龙伟/口述 刘明/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