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陈婆婆,今天下雨,你就休息一天嘛!厕所少打扫一天也没有关系。”一个下雨天,家住松藻煤矿松北路117号楼的胡锦平走出家门准备走岳父家去吃饭,发现已90岁的陈祥云老太带着扫帚,冒雨走进了她已义务打扫了23年的公厕。
义务清扫风雨无阻
1988年,68岁的陈祥云随儿子从綦江农村搬到了松藻煤矿松北路117号家属楼。房子虽然陈旧,没有单独的厕所,但有30多平方米,老人感到很欣慰。
靠近家属楼10米的地方,有一个公厕,地处城乡接合部的一个繁华路口,来往入厕的人员很多。因为缺乏管理,厕所内卫生状况较差,时常臭气熏天,附近群众对此怨声载道。
说起当年开始义务打扫公厕的缘由,陈婆婆给笔者讲述了她经历的一段遭遇。当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她去公厕如厕时,发现邻居家的一位小孩不慎踩中粪便,并摔倒在蹲位里。陈祥云急忙上前将小孩扶起来,并强忍对方满身的臭味,将其抱送回家。
“厕所脏得让人无法下脚,光成天抱怨没用,不如主动打扫。”回家后,陈祥云反复思索,决定与其成天无所事事,还不如义务打扫这个厕所。
第二天,陈祥云没有跟家人商量,拿起自己家里的扫帚、拖把,去公厕打扫清洁卫生。
一扫就是23年
从那以后,陈祥云便自己备好扫帚和拖把,并把它们存放在公厕里,坚持在日常如厕时检查通道和各个蹲位的卫生状况,若厕所脏了就立马动手清扫。
“这个厕所,陈婆婆已打扫了23年了,除了走乡下的老家外,就没耽搁过一天。”松藻煤矿家属楼的二段段长陈开银说。
23年来,无论是蹲在地上清理粪便、冲洗厕所地板,还是打扫家属楼院坝,陈祥云从未抱怨过。相反,她还从中悟出些乐趣:坚持做些义务,身子骨都觉得硬朗了。
如今,左邻右舍被陈祥云的行为感动,爱护清洁卫生的自觉性逐渐增强了,公厕干净了许多。有小孩子便不入厕,大人马上就会批评指正,“陈婆婆打扫那么辛苦,你不能乱拉哦!”对于这些改变,陈祥云很是欣喜。
扫到干不动为止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陈婆婆天天如此,真是不简单啊!”提起陈祥云老人,员工家属们没有不竖大拇指的。“来回20米,每天至少三趟,23年来,陈婆婆为打扫公厕走了五百多公里了。”一个学生算了一下。
陈祥云今年90岁了,耳朵有点聋,眼睛也越来越不好使。有时打扫厕所时,厕所的脏东西都弄到裤角上,孙女和邻居都劝她不要去打扫厕所了,但陈祥云却坚持着要去,且态度坚硬:“我一天也没有事做,能为邻居们做点事,我也高兴,只要我不得大病,还走得动,义务打扫厕所就要一直干下去,直到我干不动的那一天为止。”
(刘俊祥 龚光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