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42|回复: 1

调查研究多一些“自选动作”好

发表于 2011-11-30 20:51: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撰文谈调查研究,文中讲到“领导干部搞调研,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问题下去,尽力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调研中可以有“规定路线”,但还应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力求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据:11月22日学习时报)

    习近平副主席的观点笔者十分赞同,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第一手资料在哪里呢。显然更多的在最基层的党员干部手中,但基层党员干部手中的资料就一定可靠真实吗?显然这些需要和实际进行比对才有定论。所以,领导干部去基层调研,既要有“规定路线”,还应有“自选路线”。笔者认为“自选动作”应该占主流。

   “自选动作”多一些,掌握的实情就会多一些。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目的是什么,还不是看看党和政府惠及民生的政策贯彻实施的怎么样,这些政策实施后百姓的生活情况到底改善没有,那么要了解到这些真是情况,就不能只听基层干部说,或者只看基层提供的报表。只有亲自去基层看一看,查一查,才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掌握第一手民情。

   “自选动作”多一些,“戏剧”表演就会少一些。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下去调查研究,还没动身,消息就已经被透露出去,而早早掌握情况的地方干部则是对领导一般会有两手准备,一是接待准备。领导好容易来地方,要筹划好接待费用,准备好礼品,安排好警戒。二是调研演练。对可能涉及的调研内容进行一一演练,一般在这个时候,群众演员,甚至干部装扮群众就会天天加班加点的排练了。而地方的这些准备不仅耗费大量财物无力,也让大量基层干部苦不堪言,如果领导干部满足如此的“规定路线”的调研,那么所谓调研实际上是一场劳民伤财的游戏。

    “自选动作”多一些,政民距离就会拉近一些。调查研究的对象本身就是基层群众,而非基层领导干部。多一些当然这种检查估计还会陷入地方排练好的“戏剧”之中,所以,领导干部下来调研应该更多来一些不打招呼的“自选动作”,如此可使那些平时不为民,检查搞突击排练的干部防不胜防,原形毕露。“自选动作”多了,“戏剧“表演就会少了,劳民伤财的事情就少了,领导干部轻车简行,微服私访到基层,让群众感觉亲切,政民之间就会更亲近。

新闻链接:习近平撰文谈调查研究:"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0 21:53:2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