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145|回复: 2

班组现场管理

发表于 2008-4-25 09:15: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08年班组现场管理诊断标准------详解说明
【目标】解说文
第一阶段    ①明确班长月・季度的目标和行动;★②与上级的业务计划相关联;③活动板的管理指标和业务计划有一定关联(年度实绩与目标的关联性);④针对结果系有相应的原因系的管理图表;⑤通过活动板在实施目视管理;    ①班长有年度计划,对于月度目标能把握实绩,正在采取行动(确认班组管理进度表);②以车间主任的业务计划为基础制作;③业务计划的内容和粘贴的活动图表的目标相关联;④实施为了能达成目标的活动,有方策系的管理图表;
第二阶段    ①把班长的业务内容传达给部下(现场询问作业员,确认其掌握程度);②活动板上管理图表统一,图表、图示正确;★③设定了合适的目标(结果系和要因系)和管理幅度;★    ①说明班长的业务计划,全员向着同一目标开展活动(现场确认部下的理解程度);②-1每天召开早会、将S、Q、C、T的信息提供给部下(有记录,现场询问作业员确认);②-2使用工厂统一的图表在进行管理,图表、图示正确使用,体现管理状态;★③-1根据年度回顾书设定了合适的必达和挑战目标,并设定相应的管理幅度线;(例:安全指标则不需设定管理幅度)★③-2管理实施过程中能使课题(问题)显现化,发现改善课题;★
第三阶段    ①实施对策、明白其产生的结果;②在制作月度汇报资料(对每月的工作进行回顾,有回顾书);③车间主任(或工段长)在定期对班组实施诊断,并进行指示和指导;★④对策和结果相关联;★⑤明确每月的目标和实绩之间的差异(每月10号之前对管理图表进行记录);⑥在管理图表里对关异常部分,进行标注说明;    ①-1记录方策的实施内容要明了易懂;①-2从月度回顾书中明确下月的方策明白其结果;②-1看回顾书制作,月度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白车间主任的指导内容;②-2每月召开班组管理项目进度会议;③车间主任(或工段长)每季度对所有的班组实施诊断,并进行具体的指摘,有诊断记录;★④针对结果(目标)实施正确合适的方策,占方策的60%以上;★⑤针对每月目标有明确的实绩管理图表;(理解作记录的意义)⑥发生异常(不符合情况)时的对应行动被记入图表中;(采取源流对策)
第四阶段    ①明确问题点、并向班组成员进行说明;★(询问:为什么完成了目标/为什么没有完成目标?)②对于目标,取得了一定成果;(完成所有的必达目标)③在第2季度(6个月)结束时对已经完成的目标进行修改;★    ①-1明确班组问题,全体班组成员都理解了这个问题是什么,并进一步和成员一起针对问题进行讨论;①-2实施进行相应的改善活动;★②班组的管理项目,针对于目标、方策全部实绩提升;③重新评估3个月和6个月的回顾书的目标,明确挑战新目标的活动;★
第五阶段    ①完成了全部的挑战目标;②在实施向更高目标挑战的活动;★    ①班组的管理项目目标全部超额完成;②吸取其他公司和其他班的精华之处,追加新的方策管理项目,进行挑战并取得一定效果;★
【安全】解说文
第一阶段    ①在工作现场有自己规定的安全规则。★②班长在对安全状况实施确认。(在班长的1日行动里有规定);③全员劳保用品穿戴整齐;④班长知道工厂的安全标准;    ①有班组制定的安全规则(包括安全计划、危险因素清单、特种设备、安全装置管理办法、安全考核细则等);★②班长有对班组成员作安全确认及工作前点检确认的图表;③全员对规定的劳保用品穿戴整齐(有一个人没有穿戴的也不可);④班长对工厂规定的安全规则能理解,并能作指导。
第二阶段    ①明确新班员培训的方法;②对新班员实施上岗前的培训(若没有新人就算OK);③对劳保用品在实施管理;④员工能识别危险源;★    ①有新班员的培训基准(规则)(没有新人的情况下也有基准);②有针对新班员的培训实施记录;③检查劳保用品的穿戴情况并跟踪(在实施适当合理的分发管理);④现场确认班组成员的危险源认知度;★
第三阶段    ①有发现不安全行为的记录;②对于不安全行为没有置之不理(确认现场,观察作业员);③工厂有劳保用品的劣化标准并在执行;★④现场有重大危险源标识;★    ①发现工作场所的不安全行为,并作记录;②确认班组成员的行动,对不安全行为进行指导;③工厂制定基准,班长依据基准在进行检查、执行;★④现场确认重大危险源标识;
第四阶段    ①对不安全行为采取措施;★(对不安全根源采取措施)②对不安全行为采取的措施向其他班组进行推广;★③根据类似的灾害信息对自己的现状在进行改进;④有工厂的安全评价标准并在定期的按照该标准进行诊断。    ①采取正确的对策防止再次发生(确认安全OPL使用、标准作业书修订、改善委托书实施等)★②对车间内发生的不安全行为采取的对策通过车间主任在车间内展开,并且有记录;★③有车间内和其他工厂发生的灾害情报,在班组内改进,有记录。★④根据工厂的诊断表实施诊断,并有记录。
第五阶段    ①定期实施危险予知训练;②有计划实施排除危险原因/无任何安全事故★    ①每月定期开展训练;②工厂准确把握工作场所的危险点有实施对策/工厂无任何安全事故★

【5S】解说文
第一阶段    ①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区域。②对清洁用具在实施管理;③有定置图    ①班组成员每个人的清扫分担区用图明确出来。②在班组中备有必要的清扫用具。(明确所用种类、件数、管理责任人)③有个人改善分担图,可以目视管理。(有责任区已明确的图表);·在布局图上明确了零件放置场所
第二阶段    ①有明确的整理标准。★(明确有用的物品和没有用的物品);②在维持整理后的状态。★(定期在实施)(确认现场);③零件没有越过定置线。    ①班组工作场所有所有的物品管理清单(由整理整顿的标准即可),现场无没有用的物品;②在工作场所确认无废弃物;③零件定量放置在用白线划定的场所。
第三阶段    ①在修订有用物品和没有用物品的划分标准;②在维持整顿的状态。(确认现场是否明确了定置线、标牌、数量等)★(在定期的实施);③明确工作现场的污染问题。    ①在工作场所管理需要的东西和不需要的东西,明了最长时间为6个月内的变化情况;②定置线和标牌消失了的情况是不好的情况,(在现场作确认清扫困难部位是否清扫);③污染问题用图表明确表示出来。
第四阶段    ①在维持整理.整顿的状态。(确认现场:诊断者判断);②车间主任在实施3S巡检、发现问题并对班长进行指导;③对于问题点,在从根源上采取措施。    ①工作场所的整理整顿在看现场时就能明白。(感觉整齐、清洁)★;②车间主任定期的(规定的时间)进行巡检,发现问题点,记录实施结果的确认情况;③对指出的问题采取对策,与防止再发生相联系。
第五阶段    ①彻底的提高工作人员的素养。★②在维持5S的状态。★(对最大库存和最小库存在进行管理,现场地面实施色彩管理,整洁干净,对零件.工具在实施目视管理.对垃圾也在分类进行收集)★;③厂长在实施3S巡检并在发现问题。(实施根源对策);    ①-1对班组成员彻底进行指导,巡检指摘的问题没有重复发生(查看巡检整改记录)★。①-2员工对外来参观人员主动使用礼貌用语打招呼;★②整体上维持、遵守5s状态进行管理的工作场所,现场保持无灰尘。★(人、物、设备、图表);③厂长有实施3s巡检的记录,并且对指出的内容采取对策,防止再发生。
【标准作业】解说文
第一阶段    ①按照工程作业表的指示在制作标准作业书。★;②定型作业的标准作业书有50%以上;③在作业要件一览表里明确了所有的作业(没有遗漏);    ①通过工程作业表及管理工程图指出的管理项目记入进标准作业书中。(无工程作业表(或工艺卡)则不进行评价)★②定型作业的标准作业书有50%以上在制作。③作业要件一览表里明记了所有的作业,包括主体作业、附随作业、异常处理作业。
第二阶段    ①定型作业标准作业书有90%以上,非定型50%以上。★;②对标准作业书进行修订(属最新版);③以N-TWI为基准各栏没有漏记和填写错误的情况(上级在进行指导);④在管理台帐里有修改记录。(1次/6个月);    ①定型作业的标准作业书90%以上在制作,非定型50%以上。★②工程作业表修订的同时,修改标准作业书使其成为最新版。
第三阶段    ①定型作业的标准作业书达到100%、非定型90%以上;②制作标准作业书编成版(组合版)(有与编成.组合等同样的编成图);③发生不良情况时,上级对标准作业书的内容进行确认并进行指导且有指导记录    ①定型作业的标准作业书100%在制作,非定型作业的标准作业书90%在制作;②根据标准作业书分解版,制作操作者为一人区的编成版(组合版);③不合格情况发表时,上司对标准作业书的内容的确认和解析问题的指导,有相关记录。
第四阶段    ①非定型作业的标准作业书达到100%;②有对部下的培训计划并在实施;③有全部的标准作业书且内容正确(分解・顺序・編成・组合・流程);    ①非定型作业的标准作业书100%在制作;②有对部下的培养计划,根据培养计划,有计划地实施。(有对班组成员的年度培训计划);③所有的标准作业书都正确地在制作。(所说的所有指:分解、顺序、编成、组合、流程)
第五阶段    ①在培育部下(部下能编制标准作业书,能用教授工作方法的3阶段给别人进行指导等);②主要步骤在减少(实施改善);③重点在减少。(实施改善)    ①部下能制作标准作业书,直到能教授工作;②从每日改善活动中减少标准作业书的主要步骤,制作更好的标准作业书;③从每日改善活动中减少标准作业书的重点,制作更好的标准作业书。
【技能训练】解说文
第一阶段    ①在作业要件一览表里明确了设备的条件、质量特性、知识.技能等;②明确了全部的基本技能并有相对应的标准作业书。★;③有个人技能简历管理表;④有技能训练计划表。    ①作业要件一览表里的条件设定、质量保证特性、知识、技能栏都有记录;②有全部的基本技能的标准作业书。★④明确技能水平,记入训练日程。
第二阶段    ①按照技能计划表在实施技能训练;★②在标准作业指导表里有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充分);③有作业观察计划(1个月);④技能训练计划表和个人技能简历管理表有相关性;⑤I水平1个工位有2个人的达到100%;⑥作业观察表项目与现场作业的内容相关联;★    ①有明确的技能训练内容和实绩,而且有基本技能和岗位技能的培训记录;②详细记录标准作业指导表中指导的内容;③有作业观察计划,根据计划在实施;④根据技能训练计划进行的结果记入技能简历个人管理记录(达到L水平记入进去);⑤从揭示的作业熟练内容看I水平,1个工序2人的达成100%;⑥作业观察表的具体内容与现场作业的实际内容相对应。★;
第三阶段    ①按照标准作业书在进行操作。(确认操作;在现场工作的L水平的作业员)②作业观察计划和技能训练计划表相关联;③有对新人的培训计划并在实施;④L水平1个工位有2个人的达到50%;⑤L水平1个人会2个工位作业的达到50%;⑥工厂有技能评价标准(各工程I、L、U标准)★;    ①按照标准作业书的步骤进行作业,并确认重点;②对处于I水平又在训练中的人多作观察;③有对新人的培养计划,按照计划在实施;⑥工厂有详细的各工程技能评价标准(铸、锻、冲压、涂装、焊接、装配、机加等标准)★
第四阶段    ①按照标准作业书进行操作(确认操作;L水平有2个人ー作业扩大);②在技能训练场所进行训练。★③L水平1个工位有2个人的达到75%;④L水平1个人会2个工位作业的达到75%。    ①按照标准作业的步骤进行作业,并遵守重点(L水平的作业员2人在实施技能扩大);②-1有训练场进行训练的方法,有训练实施者的记录;技能训练场设施在不断的完善中。★;②-2工厂(车间)定期实施技能比赛;③从作业熟练内容看L水平1个工序2人的达到75%;④从作业熟练内容看L水平2个工序1人的达到75%;
第五阶段    ①按照标准作业书进行操作★(确认操作;U水平有3个人以上ー作业扩大);②L水平1个工位有3个人的达到75%;③L水平1个人会3个工位作业的达到75%;    ①根据标准作业书的步骤能作业,并能确认重点。(交换作业员轮换作业)
【作业编成】解说文
第一阶段    ①有作业配置图;②在作业配置图上明确出了新人・临时工·支援者。    ①制作了班组全员的作业配置图,明确每个人的作业区域。(用于5S或兼用都可以);②配置图中新人、临时工、支援者的作业场所要一目了然。(在活动板上揭示出来)
第二阶段    ①有人休假时明确其对应的人员;②在实施作业轮换。    ①有休假时,对应明确。能应付突发休假;②有计划的实施作业轮换,并有记录。(技能训练表里对正在负责的作业有标记)*标记用○表示就可以;
第三阶段    ①对生产性进行管理并对浪费进行有效分析。(包括自己的责任及他人的责任)★;②目标时间准确。(在现场对作业时间进行实测);③编成充实度达到75%以上。★(决定生产节拍);    ①做生产性管理JPH、开动时间、加工时间、实施倍率浪费的分析,确认分析的有效性(明确有关生产性的浪费);★②目标时间的设定是否正确,用实际作业做时间测定;③通过编成版等确认编成充实度(对设备时间开动率也确认)★;总装、焊接、涂装、造型生产线作业充实度:∑作业时间/生产节拍(或瓶颈工序时间)×编成工序数。铸造、锻压、机加(单机)作业充实度:(设备开动时间+生产准备时间(换型、换模等))/实际工作时间
第四阶段    ①对浪费分析在实施有效的改善;②生产性在提高。★(人数・台数.工作时间达到目标水平)③车间(生产线)编成充实度达到85%以上★;    ①对生产性管理的浪费采取有效的对策(采取step3-①的对策)。②通过①的改善减少人员、工作时间等,达到提高台数(件数、箱数)/时.人的状态★;③-1改善活动的累积结果提高了生产线作业编成充实度达到85%。★;③-2通过车间(生产线)作业编成图和现场实测确定;★
第五阶段    ①在生产计划时间内完成生产;②按照生产计划顺序和时间在进行生产;③编成充实度达到95%以上;    ①能按照决定的生产计划进行生产;②推进小批量化,抱着进行同期生产的意识进行生产;③作为改善活动的累积结果,编成充实度达到95%;
【质量保证】解说文
第一阶段    ①有管理项目一览表并在执行;②作业员知道质量保证特性(用作业要件一览表对作业员进行询问);③用OPL对作业员进行正常、异常时的状态进行指导★;    ②知道质量保证特性。(通过询问进行确认);③通过一个重点的训练进行指导。(对OPL的所写内容作确认,并进行判断);
第二阶段    ①在管理项目一览表里有上级的确认。(上级能够理解);②班长在对作业员的质量检查内容进行确认★;③在对个人质量状况进行管理;④有处理异常的对应规则(对应流程);    ①管理项目一览表的所写内容经过上司的确认,并有其审批签名。(上司理解明白表的内容是前提条件);②班长确认作业员的质量检查表。(有质量员签字确认也可以);③有个人管理表,上面记录有过去发生的不良情况的内容;④有异常状况处理对应规则,作业员能理解;
第三阶段    ①对每天生产出的产品质量状况在进行评价(结果系的重点项目);②个人质量管理与其他资料相关联;③上一工序的问题用书面的形式进行反馈并进行管理;④对流出的不良品在采取措施。(包括自己班组内的不良,通过作业观察寻求原因)★;    ①班长确认自工序的质量,并用质量检查表作记录;②作为个人管理,在不合格发生时对作业者进行观察,并采取防止再次发生的对策;③用反馈表反馈后迅速实施;④-1作为对流出不良品的对应,通过作业观察追查原因,并作记录;④-2对班组流出的不良通过班组管理项目一览表的进行动态的管理记录;
第四阶段    ①在实施变更点的管理★;②没有再次发生不良问题★;    ①对质量实施预防4M变更管理,有相应实施的管理记录;②-1在过去的6个月内没有发生相同的不良问题;②-2不良率的指标在目标范围内,并达成挑战目标。(适合铸、锻工厂);
第五阶段    ①有防错装置。(现场确认)★;②不流出不良品。(连续3个月);    ①在工序内设置了防错装置;②3个月间没有发生流出不良的问题;
【设备管理】解说文
第一阶段    ①明确本班组设备;②有设备停止记录;③自主保全活动设备有点检基准书;④了解设备功能及基本构造,对设备的重点部位实施了清扫;    ①-1明确班组所有设备的类型、数量、定置;①-2根据重要度评价(Q.C.D.S.M)对设备进行排序,确定自主保全活动设备;②-1自主保全设备有停止记录(停止时间、停止内容);②-2有设备故障、停工应对基准,并且全员清楚(车间有即可);③有与保全部门分担并确认的点检基准书;④-1设备重点部位(加工部位、可动部位、定位部位)清洁;④-2自主保全活动设备有发生源、困难部位清单;(查看现场及清单);
第二阶段    ①在发现设备异常;②对自主保全活动设备的开动状况进行管理;③自主保全活动设备在按照基准书实施清扫、加油、点检;④有自主保全活动设备的发生源、困难部位改善计划,并实施了临时对策;⑤对员工实施自主保全基础知识培训并进行管理;⑥车间主任在实施诊断  (查看记录);    ①对所有设备及周边异常挂标签(漏油、漏气、气管拖落等);②有自主保全活动设备的故障强度率/次数率或设备时间开动率管理图表;③-1基准书具有可操作性(方法、周期、路线)(现场抽查验证);③-2点检时发生的异常内容要记录明确;④油、空气、水、涂料等溅漏没有放任不管;⑤有培训记录、培训资料,现场验证班组成员掌握情况(查看培训记录、询问作业员);⑥有车间主任对生产班组的抽查诊断记录;
第三阶段    ①对班组的设备开动状况进行管理,对责任内停工进行分析;②对自主保全活动设备实施了有效的改善;③所有设备均在按照基准书实施清扫、加油、点检;④实施故障、不良再发防止培训;⑤装备科长在实施诊断(查看记录);    ①-1对班组的设备停工在进行分析,明确责任内部分; ①-2对班组的故障强度率/次数率或设备时间开动率进行统计;②-1对发生源、困难部位实施了有效对策(现场验证);②-2点检容易化的改善(路线、方法的优化,目视化管理);③-1所有设备都编制了临时清扫、点检、加油基准书并在实施;③-2及时进行改善后的基准书修订,并有修订记录;④活用OPL等方法对故障、不良再发防止实施培训;⑤有装备科长对生产班组的抽查诊断记录;
第四阶段    ①对停工进行对策;②设备的开动率在提高(确认开动率管理图表、点检时间推移图);③根据多发、重复故障确认、修订基准书内容;④改善活动在班组同类型设备上展开;⑤实施总点检;    ①对责任内停工采取对策;②-1班组的设备时间开动率在按目标提高;②-2点检的方法、路线在优化,时间在缩短(时间开动率在提高);③查看点检基准书中有无多发、重复故障的点检项目(查看记录);④改善活动在班组同类型设备上展开(现场确认);⑤-1有总点检表;⑤-2根据总点检手册,由保全部门开展设备总点检技能教育,对不良情况开展改善;⑤-3有总点检实施记录;
第五阶段    ①确保设备可靠性;②自主管理    ①-1消除设备强制劣化,只存自然劣化;①-2在分析、推进慢性不良的对策(PM-物理性解析);①-3要推进点检的自动化;①-4班组设备可靠性得到确保,6个月内没有发生品质不良;①-5生产线的OEE(设备综合效率)在提高;②-1班组根据企业经营方针高水平的进行自主管理;

【改善活动】解说文
第一阶段    ①有改善目标。★;②有改善项目一览表;    ①确认改善计划书或年度活动计划书的改善目标。★(改善目标的来源是否依据上一年的回顾书或是改善报告书);②发现工作场所的问题,作改善并有记录,对累积的改善项目实施目视管理;
第二阶段    ①利用5W1H明确了重点课题的年度计划,并在开展活动★;②在正确使用QC手法进行分析★;③在实施小改善。(项目管理)(作业改善、布局改善等)(没有零件落地情况。没有在地面上进行操作的情况;)    ①-1确认年度计划的5W1H和重点课题的改善进度情况;①-2班组每月有召开改善推进会的纪录对项目分析落实。★;①-3重点查看班组的改善与业务计划回顾,安全/3S/作业编成/品质/设备的相关联。★;②正确使用QC7种工具进行分析并有记录。★③有改善前后的对比表。★;
第三阶段    ①每季度实施重点课题的改善,有改善课题报告书。(1个课题/季度,实施2日改善、TPM改善等))★;②在按照QC流程实施总结★;③自主与相关部门在相互合作开展改善。★(与上一工序・工厂・改善班・技术)(在实施用改善表进行委托的改善项目);    ①确认每季度有实施的课题改善并有记录。★;②查看班组改善分析与实施改善的纪录。★;③改善涉及到其他工序,并在实施中。并且,委托改善的内容,有记录保留。
第四阶段    ①灵活运用原因追求型QC手法★;②通过车间改善事例发表会(事例集记载)进行汇报★;③改善成果在车间推广。★;    ②发表改善内容,并有改善事例集的报告记录。★;③查看改善在车间的推广应用地点。★
第五阶段    ①实施运用原因追求型、课题达成型的QC手法,进行改善活动★;②改善成果在工厂推广★;③没有重体力.操作困难和作业姿势不好的作业;    ②查看改善在工厂的推广应用地点。★;③重体力作业、重量物品作业、作业姿势不良的作业等的修正消除,改善在实施中,并且有记录保留

2008年现场管理诊断标准---详解说明(3-27).doc

116 KB, 下载次数: 12

班组现场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9 21:36:4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 08:45:5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