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端平一碗水”是大势所趋
我们每年都能看到许多有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报考的新闻,例如某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报名者众,一个职位有成千上万人报名,为什么大家挤破脑袋都想往城里挤?当下就业竞争激烈,事业单位与企业相比有独特的优势:一是工作稳定,只要不违法乱纪,不会下岗;二是待遇优厚,薪水较高,有的岗位有一定的灰色收入。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养老有保障,在企业里辛苦了一辈子到头来拿着不多的养老金度日,有可能看不起病、吃不起药!
在职时是工作人员,退休了就不是,同样,在企业里工作时是工人,退休了就不是工人,而是社会人,在职时都为社会做着不同的贡献,企业职工甚至付出了许多心血和汗水,可是拿着不高的养老金令人心寒,如果消除退休金双轨制,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退休时有相同的待遇,不仅实现了社会公平,而且有可能产生一些“涟漪效应”。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计划经济早已不存在了,可是这种制度仍然顽强地生长着?何也?在我看来,有其深层次原因,首先,制度上存在问题。时下事业单位实行的是退休制度,工作人员一退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个人就不用缴纳。我们单位从2008年一直到现在停止缴纳养老保险金,从企业调入事业单位,不仅工资涨上去了,而且不在扣养老保险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根据工龄拿与原工资一定比例的退休金,有的拿百分之百工资。公务员也是如此。《公务员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国家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去年10月颁行的《社会保险法》中规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交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在什么根就长什么叶、开什么花。企业、事业单位、公务员实行的是不同的养老制度,也就是说,两个人各端一碗水,岂能端平?
其次,我们不妨作个假设,如果两碗水端平了可能会带来什么结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参照企业由个人和单位共同缴纳。由于现在事业单位可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对于全额拨款、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来说,其工作人员工资由财政负担,单位缴纳就等于财政缴纳,例如学校属公益性质,单位不可能有收入,对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来说,工资让人家自收自支,养老保险还让人家自筹也太薄情了吧。对于公务员来说也是这样。最终结果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事业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全部由财政出,一方面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经济发达地区可以承受,可是对于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财政可能无力承受;另一方面,可能导致腐败,在高薪养廉的语境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被扣养老金后收入大为降低,增加了个人的腐败机会。
事业单位养老与企业养老保险一碗水端平不仅体现了社会公平,而且有利于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人才流动。因此,事业单位养老与企业养老保险一碗水是大势所趋,前途是光明的,可是道路是曲折的,首先应打破制度障碍,让两个人各端一碗水转换为一只手端两碗水,其次需要事业单位改革的保证,使企业和事业单位管理机制、运行模式等一碗水端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