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初爬格子

创新工作室:有形的创新助推员工无声的成长(衷心感谢夏老师精心点评,已作修改)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4:33:59 | 查看全部
谢谢以上诸位老师的点评,我已作了些修改,还请老师们继续拍砖,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16:04:13 | 查看全部
应该说,此文作者努力想把工作室写成具有超前性思维、具有创新作业能力的团队,这点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也许是作者掌握素材有限、思考有限,此文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此文说事的主事件是“如何有效解决分体式XB箱盒渗水问题”,这个问题在行业内到底是个技术难题、还是一般性问题?是普遍都有还是个案?对作业、生产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对作业职工来说,是需要攻关、创新、改造来解决的问题,还是稍加动手就能处理的一般性问题?对外行人来说,如果作者不对此进行比较性介绍和说明,是弄不懂这个问题的等级、档次的。这点不说明白,创新工作室的“含金量”就看不到,什么“前瞻性”、“创新性”就无从说起。

第二,全文千余字,可用于叙述主事件的文字却只有两行——“改进箱盖密封盘根效果、分体式XB箱底增加排水孔、底座与箱体结合部进行填充封堵。”经过创新组成员现场调查、再三推敲、反复试验,一个创新成果宣告成功———这两行字里只有程序没有过程,让人看上去似乎这不是什么创新项目和技改成果,只不过是处理作业过程中的一个问题而已,用创新工作室去解决这样的问题,犹如拿大锤打蚊子,感觉不是这么回事。所以,紧接着后面的这句叙述——像这样通过组员提出课题,工作室成员找原因、商策略、相互交流、集体酝酿,最终绘制解决方案并在通过实际使用效果检验创新结果的工作流程已经成为工作室创新习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读者从主事件叙述中并没有看到作者所说的流程和现象。

第三,此文中这段“自雷明创新工作室创建起至今,班组中已经有三名成员成功调入兄弟班组工长岗位,一名职工走上车间管理岗位,班组职工廖冬平不仅在路局技能大赛斩获冠军,还获得全路技术能手称号,并聘为全局为数不多的首席技师……”似乎作者还在重复已有的问题,雷明创新工作室到底是何时成立的?前文中并无交代,后面出来这类总结式的介绍让人看不懂。

第四,全文的最有价值的文字就是作者评论的一句话:“创新工作室成为了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最佳平台”,可惜这句话并没有从全篇文字叙述中找到对应。根据这句话,作者所叙述的主事件中,就应该有解决问题中发现了谁、造就了谁之类的叙述,可这正是该文中最欠缺的。

第五,想着写张三打酱油,却写出了李四买醋,这就是本文的明显问题,至于张三为何打酱油、几时去打酱油、用什么方式打成的酱油等过程一并省略或者含糊过去,就以为读者会认同李四买醋就是张三打酱油了,这怎么可能呢?

第六,文字欠推敲处太多,比如标题:超前创新思维……创新本身就是超前,用不着这样把概念词汇重叠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6:18:16 | 查看全部

回 11楼(bztdxxl) 的帖子

非常荣幸能得到夏老师的亲自点评,夏老师在百忙之中对学生稿件作出如此精细的点评,令学生感激不已。我一定认真领会夏老师的点评,认真修改、反复推敲,争取更大进步,再次感谢夏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17:58:28 | 查看全部
夏老师都来了!真是荣幸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19:36:12 | 查看全部
老师,太幸福了啊。夏老师亲自给你点评。赶紧修改吧。

老师指出:比如标题:超前创新思维……创新本身就是超前,用不着这样把概念词汇重叠使用


呵呵先从标题修改完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2 15:19:15 | 查看全部
向各位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1 12:43:52 | 查看全部
太幸福!我也在期待这种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