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71|回复: 9

【1064期文字稿】于永创新工作室:“周末讲堂”助推  创新天地更广

发表于 2011-12-5 08:35: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职工创新工作室,调动了广大职工投身企业经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东滩矿综采工区生产班长于永利用“周末讲堂”,把创新工作室的平台作用进行放大,成为提升全员科学素养的助推器,为引领全员建功立业划定了一条更有学习力、创新力、竞争力和生命力的起跑线——



【1064期文字稿】
于永创新工作室:“周末讲堂”助推  创新天地更广
王 建
    早就听说,山东兖矿集团东滩矿综采工区“很牛”:连续9年年产突破600万吨,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是煤炭系统的“尖刀队”、“排头兵”。
    准备采访,东滩矿工会生产委主任陈世东却说,全矿580个班组数综采工区于永班 “最有文化”!为啥?全国工人先锋号嘛,该班32名职工中有高级技师2 人、技师4 人、高级工17 人、中级工9人,。
   “多年前,于永班还是个落后班。”陈世东说。在兖矿集团公司科技亮点工程600万吨自动化、信息化工作面工业性试验中,由于一名技术人员在后部运输机拉移设计中不到位,其他人既没有这方面足够的知识储备,又没有先期介入,只能干着急,导致整个科技攻关影响了好几天。
    此事使综采工区清醒地认识到,大家“各自为政”行不通了,“散兵游勇”状的学习更不利于满足提高个人智力。要想提升团队创先争优能力,必须实现从“孤军奋战”到“集体进步”的转变,2008年3月,他们在第一生产班以班长于永为首成立创新工作室。
    12月3日下午,笔者见到了刚刚升井从澡堂换完衣服到工区准备开班后会的于永。“最有文化不敢当,俺班职工的确爱学习,为此设立了“周末课堂”,今天晚上就有活动。”  
   “我认为顺槽支架体积大,支护距离长,拉移时应该两人协同操作,一人为主操作,一人协助操作……”12月3日晚6:30,“周末大课堂”组织顺槽液压支架专题学习研讨。作为多年的“老先进”和工作室“掌门人”——于永的带头发言引起大家的激烈辩论,一个个“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的好建议令人搪塞顿开。
    趁着大家热火朝天讨论的间隙,笔者环顾四周,除了靠墙两个书橱排列有序的各种专业技术书籍,于永创新工作室更像一个小型会议室,6排连椅擦得铮亮,坐满了拿着笔记录的职工,最显眼的就是崭新的笔记本电脑、投影仪,投影幕左侧是个木质讲台。
   “原来我们在墙壁上设置了一个‘创新成果展评栏’,可以张贴大家的创新心得、读书体会,后来因为粘贴的时候很麻烦,就把所有东西都做成课件,随时从电脑调出来,这样大家学习起来也方便。”
    为什么会有“周末课堂”的设想?于永告诉笔者,煤矿工作环境特殊,大部分矿工都养成了业余时间喝酒、打牌或到城里闲逛的习惯,还有的办一些有违家庭团结的事。创新工作室成立以后,就是固定的二三个人在这里转悠,我提出“盘活资源、提升层次,活动牵引、氛围熏陶”的发展思路,借助一直上早中班,职工大部分在矿上居住的优势,每个周末把大家召集过来,聚在一起解决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疑难杂症”。“大家不来怎么办?”于永笑了:“有段时间,大家伙吃了我两个月的工资!”
    设置“周末讲堂”,开始是邀请矿科技部门领导来讲课,后来让班组的32名职工轮流上台,可以谈人生理想、婚育观念,但更多的是和生产工艺创新有关的,每次职工讲毕,我们邀请工区技术人员现场点评,每季度评出5名“优秀讲师“,给予奖励,年终推荐参加矿“学练树”先进个人评选。
    增长学问还受奖,家属大嫂对我们的做法最欢迎,她们有时候也来凑个热闹,把听自己老公的“课”作为享受和向邻居显摆的“资本”。
   “都解决了生产创新中的哪些问题呢?”笔者问。“你比如今年6月3日,1305工作面揭露以贯穿整个工作面、落差10.8米的EF32断层为主的EF93、EF92三条断层。矿上着急、工区着急、现场应战的我们更着急。在4日“周末讲堂”上,大家对照着工区施工措施集思广益,又提出了顶板层位、采高、提刹刀量、支架初撑力和超前支架拉移等措施,得到工区同意实施,到7月4日断层结束,没发生一次冒顶事故,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俺们班还创出日产9080吨、月产26.7万吨建区21年生产新水平,受到矿党政嘉奖。于永说。
   “要想提高工效,就像医生给患者治病那样,首先要把综采设备的‘五脏六肺’搞清楚。”据悉,由于永、王兴军等4名工作室成员在“周末讲堂”研制经现场使用的采煤机风动加油泵,比德国艾克夫公司生产的原装加油泵提高工效6倍以上;工作面两端头实施金属网由搭接改对接工艺优化,使工作面每推进1米节约金属网2.5平方米,全年节约资金10多万元。
    干就干出样子来。在创新工作室,于永积极引导全员对“烫手山芋”开刀,去年以来完成技术革新12项,其中针对东滩矿深部开采综放面顺槽顶板压力大、巷道影响距离长、变形严重的问题,开展“深井大断面顺槽支护及液压支架研制与应用”,不仅有效解决了东滩矿深部开采顺槽支护难题,实现了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而且为类似条件的矿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该项目于2010年12月通过山东省技术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开展了“复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供电供液系统及关键设备开发”项目,通过山东省技术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0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获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
    创新多才能氛围浓,个个好才是真的好。从你讲我听你干我看的创新工作室到人人动脑发言动手创造的“周末讲堂”,职工们的知识储量、思维方式等悄然发生着变化。近两年来,从于永创新工作室走出以魏秀标、姜庆行、丁军、赵顾超为代表的兖矿集团、矿“十大杰出青年技工”、优秀岗位技能人才、技术比武状元等14名优秀技能人才,于永班也由领导烦忧的“怵头班”成为山东省“金牌班组”、全国优秀安全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拥有者的获奖“专业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09:48:31 | 查看全部
搪塞顿开。
    茅塞顿开



黏贴   应为  粘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0:41:30 | 查看全部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10:57:22 | 查看全部
有一定现场感,但全文与标题还需斟酌,另外,“各自为政”应为:各自为阵吧?得罪了。总体来看与主题较为接近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10:58:07 | 查看全部
一个个“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的好建议--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15:23:02 | 查看全部
老师大手笔,学生认真学习,只是感觉是不是太长了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19:51:28 | 查看全部
建哥这篇大作有读头。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00:09:58 | 查看全部
此稿写得厚重、大气,真是好稿!学习了。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09:33:58 | 查看全部
个人感觉这是个采访过程,没有有效地转化成通讯稿件,还待琢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09:38:10 | 查看全部
好稿,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