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76|回复: 10

呵护创新劳动在班组落地生根(修改稿)

发表于 2011-12-5 23:49: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创新工作室,带来了创新劳动观念,取得了不少新成果,班组长申请奖励,记录在班组的“光荣谱”,够格申请专利的还要征求企业申报专利或知识产权保护,给班组管理带要来了新的要求。
呵护创新劳动在班组落地生根(修改稿)
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山机械厂:杨建
近期,工人日报报道了一批以班组业务尖子命名的企业基层创新工作室,如山东兖矿集团的“孔军创新工作室”,成立一年半创效近百万元。
创新工作室,QC课题等专门研发攻关项目的小组和团队,在重庆能源集团等企业的班组不断涌现,创新劳动及观念在班组掀起一股新潮流,需要从管理上加以呵护和扶持。
要呵护用创新劳动超越过去的劲头:吃定创新不放松。创新工作室等如今风起云涌,作为班组和连队及车间的工友,有自己的贴身体会,创新工作室通过技术改造和工艺改变,原来靠使体力、使劳力、使傻劲的重体力劳动,年轻力壮的小伙也为此忍伤积痛,为此累得腰酸背痛,现更新为使用自制的机械设备或新工艺来轻松完成,工友笑呵呵地说:“从吃‘青春饭’变成了吃‘轻松饭’”。
要爱护靠创新劳动去升值这股不服输的热情:咬定创新不敢松。一股以业务尖子命名创新工作室的热潮“井喷”,依靠技术创新,成为愈燃愈烈之势,带给我们创新劳动感慨和思考;在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有创新成果是评比高技能人才、技能等级、评优选先的先决条件,不但影响前程,而且还影响收入,创新工作室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取得成果,成为了人才的批发地,员工升值的云梯,垫高自己的磐石。
要呵护敢于创新劳动的决心:跟定创新不能松。创新工作室删除了“象这样做只能吃稀饭”等费力不讨好的操作,让睡死在旮旯角落的老旧设备苏醒后唱新歌,创新成绩“响亮了”;群策群力依靠集体智慧,让技术书本上的字、词、句走出来,成为创新活动中的“关键点”、“活接头”、“发动机”,创新成果丰收了。
要呵护这股由创新工作室引发的学习激情:拐入赶超的快车道。进入班组的创新活动,学习技能、知识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各工种的能工巧匠聚集在一起,汇流攻克难关的创新思想要在这里发生激烈的碰撞,萌生出智慧的火花,这让技术革新和自制的工装夹具不断更迭或更新,让作业去难成易,删繁就简,变险为安,一些小创造小发明水到渠成趁势而生,活动中点燃了由创新到创造的激情,互促互进,弥克短板,冲破课题阻碍的巧招妙手层出不穷。
要呵护和引导这些由创新工作室引发的新风尚;难怪有工友说:“ 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有钻研”,“哪里有工作,哪里就有创新”,可见,创新劳动已经融入日常操作。
要呵护和爱惜这些由创新工作室引发的新操守:如从守望者拐向为实践者。“光在岸上观看是学不会游泳的”, 要从守望者“破茧”为创新实践者,符合创新课题组的特殊要求,这要求平时下死功夫,不断提升技能、技术、知识的档次,达到“一专多能”,正如超车中车子性能要好才能够超越一样,让“我要进入创新团队”成为催我学习的鞭笞。
要呵护和珍惜创新工作室激励出的新情操:不放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进入创新活动,会这样的感受,自己能及面很小,能看到别人是如何得心应手破除许多难题的技巧,这些平时不易见到的绝技、绝招能学到手,该记的记录下来,该背还要下苦功背到;遇到同行中的高手,学好他的一招一势;不放过学其他的知识,如QC成果的发布,要学会用电脑,学会电脑上的机械制图,学会制作幻灯片、电子文档、图片处理等,不怕吃学习的苦。
要呵护和鼓励创新工作室激发出的新志向:我要成为领跑者。针对生产的难点,通过学习找到突破口;针对操作中的缺陷,能通过钻研,找到弥补的方法;针对设备设施使用中的“不完善”,能通过分析、探讨、调查、实验,探索出技改的路子;从自己的岗位作业中不断挖掘出可创新的目标,从“人、机、料、法、环”各个方面去追根究底,提出创新课题来立项,成为创新课题主研人。
从班组创新工作室流动出的创新劳动,承载了职工的梦想,饱含着企业的希望,受到了职工的青睐,获得了企业的支持,让我们拥有了坚持学习的防腐剂,找到目标的清醒剂,成长成才成功的催化剂,团结协作的润滑剂,企业增效的膨胀剂,勇往直前的稳固剂。
鼓励创新劳动的新载体不断起动,创新成果在班组萌动;靠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奔腾,江河奔流汇合成大海汹涌,其汹涌澎湃之势喷发改变面貌之能。
给创新劳动更多的呵护和鼓励,在班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广大职工在“十二五”征途上一起再建功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23:52:08 | 查看全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23:53:48 | 查看全部
学习了.
咬定创新不敢松(;)一股以业务尖子命名创新工作室的热潮“井喷”,依靠技术创新,成为愈燃愈烈之势,带给我们创新劳动感慨和思考。
____以下几段类似的(;),应该用句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00:00:14 | 查看全部

回 1楼(ljtao) 的帖子

谢谢金涛老师支持,再次修改,谢谢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00:04:12 | 查看全部

回 2楼(屈联西) 的帖子

谢谢屈老师指点并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00:05:16 | 查看全部
谢谢孙建文老师加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00:20:48 | 查看全部
杨老师花了心思的,深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00:52:32 | 查看全部

回 6楼(baihuahe) 的帖子

谢谢李老师大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01:21:17 | 查看全部
又有了修改,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09:36:11 | 查看全部
说得太好了,如此美化, 让我目瞪口呆——让我木呆瓜——我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