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胜利油田有189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其中109个以一线工人的名字命名。如今,该企业的职工创新工作室里还派生出各类技师协会、技术攻关小组,吸纳技术尖子、岗位标兵、创新能手3.2万人。今年,企业的176项课题中,有141项由创新工作室承担
胜利油田189个创新工作室致企业员工双赢
【企业视线】
■顾家瑞
11月28日,中石化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孤三区采油高级技师杨庆军先后来到孤一区、孤二区注聚站,向操作人员询问“新型单螺杆泵万向节总成”的现场应用情况并详细记录在册。“新型万向节总成”是杨庆军2009年研制的一项创新成果,它解决了万向节总成易损坏、更换价格昂贵的问题,将使用时间从三个月延长到两年以上。2011年,这一成果在孤岛厂四家注聚站得到推广应用,研发人杨庆军也成了各注聚站的常客。
与此同时,孤东采油二矿创新工作室研制的“玻璃钢管线连接器”也问世了,该成果发明人赵贵明说:以往玻璃钢管线一旦出现破损就需要厂家处理,不仅花费大,而且影响生产效率,现在自己就可以解决了。该创新工作室成立三年来,先后推出职工创新成果15项,每年创经济效益300余万元。
截至目前,诸如此类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在山东胜利油田有189个,其中109个以一线工人的名字命名。这些职工创新工作室里还派生出各类技师协会、技术攻关小组,吸纳技术尖子、岗位标兵、创新能手3.2万人。
胜利油田职工创新工作室发端于2004年。当时,胜利采油厂武建设革新工作室、胜北社区冯玉来工作室、东辛采油厂代旭升工作室等一批工作室相继成立,武建设革新工作室成立7个多月,武建设就招收徒弟38名,成功研制18项技术革新成果,带出设备革新土专家田建军、电器修理路路通张奎鹏、管线堵漏神仙手曹学路等技术能手。
以山东省首席技师、油田技能大师王天正名字命名的“天正工作室”2004年10月成立后,曾先后成功研制了套管封堵封串等4大类国内领先的工艺技术系列,开发推广了快速修井等5项自主品牌技术,累计创效1亿元。工作室创建第一年就完成18项革新成果,相当于王天正过去10年的个人成果数。
为了保证每个创新工作室都在业务系统内具有导向性和领先性,能够承担攻坚啃硬任务,胜利油田每年研究确定职工技术创新重点攻关课题,今年176项课题中的141项由创新工作室承担。各采油厂创新工作室制订了详细的技术发展目标和规划,完善了科研立项制度及技术成果评比标准,并结合实际,建立生产难题会诊制度,在取得的创新成果中,有1/3的成果是在难题会诊会上形成思路的。
为推进成果快速转化,他们在工作室成员和一线作业队之间建立了“一对一”推广机制,让工作室成员下到一线作业队,全过程、全方位、手把手地指导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确保成果转化率100%。孤东采油二矿去年在推广井口操作台的过程中,还针对井口操作台不能升降、装卸不便等因素,设计出新型的悬挂式井口操作台。如今,该油田在钻井、采油、社区等板块创建了5个成果转化基地,规模化推广应用那些科技含量、创新水平、经济价值高的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90%,职工技术创新年均创效3亿元。
创新工作室成为油田职工技术创新的响亮品牌、技术创新的助推器和职工技术素质提升的加油站,目前,胜利油田拥有16名首席技能大师、技能大师,高级工以上人员占到技能操作人员总数的40%。油田定期组织工作室领军人物参加油田组织的高级专家论坛、胜利专家行等技术服务活动,参与名师带高徒活动,为青年职工带作风、教技术、提技能。一批创新技术骨干相继走向成熟。3人被聘为高级技师,1人荣获油田技术能手,2人分别荣获油田为民技术创新奖金奖、铜奖,3人被评为胜采厂“十大蓝领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