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94|回复: 3

[话题探讨] 【反方】家庭幸福须有事业做基础

发表于 2011-12-9 18:15: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家庭幸福须有事业做基础
  作者:邓汉刚

  关于“事业”与“家庭”孰轻孰重的关系,坊间讨论一直存在,而且莫衷一是,没有共识。但从诸多的文学著作和文艺作品里,对于家庭的皈依往往占据主导,当然这和人心向善向好的情感归属相关,也符合社会伦理、建设和谐家庭社会的要求。
  但在现实中,则不免要把这一番感性的良善外衣剥去,毕竟现实生存比文艺作品和空口说道要残酷得多。当把家庭幸福和事业成功的结果单纯地摆在同一个天平上,并没有孰优孰劣的分别,因为在很大的程度上,这二者其实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所指向的,都是个人生命的圆满和幸福。但在实现这二者“同好”的路程上,本人更倾向于以事业为基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生理、安全上的需求处于最低层,而情感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则处于更高的层级,当然,事业、家庭不能简单地和这种分层对应,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家庭的幸福,不是童话故事中“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般能一笔带过的。
  以一个家庭为单位来看,所谓事业有两方面的含义,一者是维系家庭的经济收入,二者是实现家庭共同的价值认同,而前者显然又是后者的基础,对家庭的依恋也罢,对家庭的皈依也罢,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保障家庭的延续才有可能实现家庭的幸福。组建一个家庭容易,而维系一个家庭平稳幸福,则必须有事业上的保证。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贫贱家庭也是如此,没有事业支持,没有经济收入,而空谈家庭之美好,与“何不食肉糜”的典故无异。
  以个体的人为单位来看待这个问题,大家都能轻易举出诸多成功人士但家庭不幸的例子来,并以此劝导人们要重视家庭。但浏览这样的文字,我们不难意识到,追悔于偏执事业而忽略家庭的人,大都是已经功成名就的人士。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至少幸福的家庭都是有经济基础的,换言之,是拥有狭义上的“事业”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没有收入没有经济基础的家庭,大多是“百事哀”的典型。对一个具体的人来说,事业和家庭,是其实现人生自我、找寻归属尊严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从效用来看,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但从功能来看,负责任的个体都必须有事业的支撑才能实现对家庭的支持,这也是社会认同的价值挂念。
  是以,建立在事业健康上的幸福家庭,才是最稳固最具备持续力的社会基本单元构件。在一个具备完整人格的“成功人士”身上,事业和家庭都不能缺乏。然而现实中屡见不鲜的例子则趋向两个极端,一者是“商人重利轻离别”型的事业偏执者荒废了家庭,而更多的则是家庭成员的事业不力导致家庭的不幸甚至分崩离析;但分析起来,前者只要稍作改变就能“回头是岸”,而后者要想实现家庭幸福,则不免要经历“苦海无边”的苦渡。
  王子和公主幸福地走到一起自然值得庆贺,因为他们大可锦衣玉食一生无忧;对于平凡百姓而言,组建家庭更要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洗礼和考验,生存生活、经营家庭、成功幸福都是哲学——有了事业未必能经营幸福家庭,但反过来却相对容易得出结论,没有“事业”的家庭注定不会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19:16:0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9:32:39 | 查看全部

回 1楼(杨雪梅) 的帖子

谢谢老师捧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0 18:04:38 | 查看全部
祝贺,邓老师写的真棒,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