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40|回复: 5

[我的职场故事]自学圆我“记者”梦

发表于 2011-12-12 18:19: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自学圆我“记者”梦

邹永华

  人,谁都有自己的爱好和梦想。只有小学文化的我,自参加工作以来,就做起“记者”梦,自学起了新闻写作。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凭着坚强的自信、勤奋好学的精神、锲而不舍的执着意志,开始了长达几十年常人难以想象的刻苦自学。

  上世纪70年代初,在“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妈”的影响下,任性的我,在学习上尽管全年级数一数二,却认为自己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学习再好还是当一个农民,初一读了一个学期就辍学在家。

  辍学后我,干过农民、外出采石工、修林工、修路工、挖过小煤窑等工作。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国家统配煤矿实行了首次招工改革试点,我是这次改革的受益者之一,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国家正式工人。

  当我来到工作的这个近千人的国有大矿时,就感受到自己的知识和文化水平太低了。为弥补过去丢失的许多东西,我一头扎进了馆藏丰富的矿图书馆、阅览室,把全部业余时间泡在了这里,如饥似渴地用知识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我暗下决心,以新闻写作之路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写作的艰辛是外人难以想象的。我国唐代著名诗人韩愈有句治学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对于大多数像我这样只有小学学历自学的人来说,写作就像是“过雪山草地”。为了学习写作,我购买了许多新闻写作的书籍自学。我拼命地向书本学,自学新闻写作等有关的书籍,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和素养;向各级党报党刊和行业报刊学,每天看书看报学习成了我的“主食餐”,研究记者、通讯员的见报稿件标题、导语、新闻价值取向、结尾的写法,从文章的结构到新颖观点,我都细细揣摩,牢记在心。看到好文章,就剪下来粘贴在本子上,有时间就拿出来学习,然后动笔练习。业余时间不是读书就是写作,白天忙于工作,就晚上挤时间写作,我经常手捧《新闻写作》等书籍读到深夜一两点钟。夏天天热,我把双脚浸泡在一盆凉水里解暑降温,手不离书。

  新闻写作是辛苦的,也是寂寞的。新闻写作者都是与时间赛跑的人,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压力。每当有好新闻线索、好新闻素材、或领导安排的新闻宣传任务,必须在规定时间高质量地拿出来,容不得有半点差错。构思、列提纲、收集素材、撰写、修改、校对,一套程序下来,往往可以达到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程度。因此,新闻工作者时常与稿纸、钢笔(如今电脑)和清灯相伴,对挑灯夜战习以为常。一篇稿子,只要还没有完成,总觉得有一块石头压在心里,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整天捉摸材料的构思,大到结构,小到标点,都要字斟句酌,精雕细刻。有时候为了一个点子,一个标题,一个字词,都要反复推敲。就连走路、吃饭、睡觉时都在考虑,想到好点子好标题了,即使已经睡了,也要爬起来继续写,或是把要点记下来。几十年来加过多少次班,花了多少个休息日,有多少回等家人熟睡后在桌前熬到深夜,我已经记不清了。为了写好一条稿,赶写一条稿,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是常事。有时为写一篇稿子有些词语不知从何落笔,就是睡在床上也在想,有时等睡到半夜一醒,又想到时,我马上起床进行写作。在用稿纸写作的20多年来所用过的稿纸,摞起来足足比自己还高。清灯一烛,淡茶一杯,苦中作乐,甘于寂寞,视新闻写作为生命,是我写作人生的真实写照。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我创作的新闻稿不断在局、矿广播站播出,并且还有新闻作品在报刊上发表,矿领导看中我的写作才能,把我从一名井下掘进工调到了矿党政办公室任秘书。当我的工作如鱼得水之时,写作水平有了较高提升时,为了照顾好家庭我从千里之外的煤矿调回了江西东方红公司从事车间机械维修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得心应手后,工作之余我再次拿起了手中的笔,1995年我在《工人日报》和《中国建材报》各发表了一篇稿件,成为我工作的公司第一个在国家级报刊发表稿件的人。同年9月,我从车间机修工的岗位调到了公司工会任秘书。

  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一方面自学,一方面积极与外部加强交流。1997年,在一个人的工资,要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和供两个儿子读书,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省吃俭用,自费参加了人民日报社新闻培训中心的新闻培训。

  随着电脑写作的不断普及和信息化传播步伐的加快,我深知要提高稿件质量和上稿率,就必须学会用电脑写作和网络传输。年近半百,而且又是癌症放化疗出院不久的我,利用小儿子大学时用过的电脑又开始学习用电脑写作。因从没接触过电脑,一开始连电脑怎么样开机和关机都不知道。为尽快掌握电脑知识,并学会用电脑写作,我又买来了《计算机基础知识》、《2小时学会五笔》等方面的书,自学起了计算机知识和五笔输入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不仅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而且也很快学会了五笔输入法。自学会使用电脑并用电脑写作和传输后,我的稿件见报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一份份辛劳换来沉甸甸的收获,我破格晋升为政工师。先后荣获江西省“职工自学成才奖”、《中国建材报》优秀特约记者,省、市、县总工会、江西省建材集团和江西万年青公司优秀工会干部、优秀工会积极分子,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宣传报道员、杰出员工、优秀员工等殊荣50多次,《中国建材报》在头版以发表长篇通讯对我的事迹进行报道。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新闻写作使我知晓宁肯命运之神负我,我绝不负命运之神;宁肯我追赶命运之神不果,也不要让命运之神弃我而去的深刻内涵。人生如箭,一个人光溜溜的来到这个世界上,总应该留下点什么!世界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便成了路。新闻写作之路仍将在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延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3 21:34:29 | 查看全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肯努力,文化不是问题,背景也不是问题,小学文化通过自学圆“记者”梦再到破格晋升为政工师,楼主的职场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3 22:33:43 | 查看全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努力了,就不后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7 10:12:3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23:48:29 | 查看全部
为老师的执着和坚强,鼓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8 15:57:22 | 查看全部
我知道老师有现在的成绩肯定是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而且取得这样的成绩不仅仅是只有努力,更重要的是坚持,持之以恒的坚持。您做到了这个,那么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又还有什么能难倒您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