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创新工作室飞出了班组管理的“金凤凰”
河南中原油田 初卫平
“没有创新工作室的大力帮助,我们在班组管理上就排不到全区第一名,更没有出现过管理人才。”12月12日早晨,当笔者来到河南中原油田采油二厂管理一区维修班时,副班长郭金明说的话掷地有声。
而在此之前,该班在全区班组管理中一直排名倒数,为什么在短短两个月时间,会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郭金明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学习并借鉴了创新工作室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原来,维修班在班组管理中巧妙地和创新工作室进行“联姻”,在班组管理中以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对在班组管理中出现的技术难题,派专人和创新工作室的人员集体研究,共同创新。今年以来,通过和创新工作室的联手合作,已经成功解决班组管理难题26个,累计创效200多万元。
由于油田采油系统工程庞大,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让员工分清地下管线走向,了解流程的具体位置,一时成了维修班管理中的难题。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邵传江得知消息后,立即组织人力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反复摸索,历经反复试验,终于成功研制出管线走向模型,该模型把地下管线全部进行汇总后,给每口井都贴上了标签,通过计算机三维虚拟演示,仿真再现了地下管线的内部构造和具体走向,使员工看后一目了然,学习起来生动直观,员工利用工余时间可以进行自主学习,这在以前始终搞不懂的难题,却被创新工作室的成员解决了,切实调动了员工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
“创新工作室还帮我们解决了注水泵经常漏油的难题呢,现在操作起来再不用发愁了”员工赵国良边紧固螺丝边说。
经过采访得知,维修班所管辖的注水站拥有机泵设备20台,因泵温、压力较高等原因,部分油封、闸门、盘根等部位常常发生漏失现象,给生产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创新工作室的人员从查清漏失原因入手,根据配件漏失不同情况,提出了以碳素材料的填料替代胶质油封,并对老式油封盒进行钻孔开槽的创新方法,这一革新成果,从源头上解决了注水井漏失的难题,投入使用两个月不渗不漏,半年可节省资金300万元。
目前,管理一区共有6个班组,但创新工作室已经有26项技术成果用到班组管理中,累计征收合理化建议150条,获得经济效益500万元。今年以来,维修班先后有3人陆续走进管理岗位,李庆军还被破格评为高级技师,不到40个人的班组里飞出了4支“金凤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