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六岁侄儿是双性人,经手术虽保留下男性特征,但功能不全。我多次去给‘他’办残疾证,残联却说不够条件。”昨日,家住江津区滨江路江岸丽都小区的温先生致电媒体热线求助,称双性人功能障碍比轻度肢残障碍还严重,为什么不算残疾人呢?(据11月28日重庆晚报)
一个看似健全的小朋友,却先天患上了真两性畸形症,看似是男孩,却无睾丸,若当成女性,却么有子宫,而且还被一声断定终身不能生育。难以想象,患有先天残疾的东东长大以后,一方面先天不足让他不断承受精神阵痛,而另一方面社会对他没有应有的保护,那么孩子还如何去生活下去。笔者认为,精神上的痛苦远胜过肢体残疾,如此一个有着先天残疾症状的孩子,就因为不符合所谓的标准,而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关照,让人不觉心寒。
坦白说,当地残联拒绝将两性人纳入残疾人范围并没有违反国家的法律,因为今年5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民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个关于残疾人认定及种类和等级划分的国家标准《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就没有将此类人纳入范围。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因何就要死守一个死制度,而忽视存在国民身上的社会痛苦呢?
我们一直讲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何谓与时俱进了,那就是不断分析和调研社会问题,不断根据社会现实需要和社会现实状况来创新工作方法方式,使之能更好的服务国民,服务社会。既然出现了两性人,而且这就是一种国际公认的残疾种类,那么当地残联就应该当即将此事汇报国家残联,而国家残联完全将此事进行上报,联合相关部门对所谓国家残疾分类标准进行完善和更新。
或许有些人说,这件事太小,不值一提,要完成这件事,需要多方论证,涉及很多部门,为一个而大动干戈有些不值得。做这件事真的不值得吗?非也,此事虽小,但他涉及的是民生,而且作不作这件事反映很多大问题。一是政府是否真的在与时俱进?政府是否真的在解放思想?政府是否真的关注民生?政府是否真的想提升效能?而且,做好这件事还可以让世界看到体现中国政府人性化的一面,如此一举多得之事,因何不为之。
新闻链接:"双性人"算残疾人吗 市残联:未纳入分类分级国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