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13 19:06:37
|
查看全部
员工激励 谁说一定要花钱
员工需要被激励和调动潜能,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为企业带来效益。不过就目前金融危机而言,领导们都在叫难,企业都在控制成本,更别提加薪激励员工了。其实给下属提职或加薪固然是激励的有效手段和措施,但是对人的更深层需求来说,除了金钱和物质,还有很多既省钱又有效的员工激励方法。
不要吝啬你的赞许
某公司的领导最近提拔了两位下属mark和Gary,并把二人分别安排在业务一和业务二部门。几个月后原本业绩持平的两个部门居然有了很大的差异。领导在参加了两个部门的周例会后,了解到了其中的端倪。
业务一部的主管mark是位以结果为导向的领导,且个人业务能力很强,对下属员工要求也很高。会议上mark总结了上周的业绩额的数字,并且制定了本周的业绩要求,还指定了相应的目标市场让员工跟进。mark对市场分析和本部门的业绩数字分析下了很大工夫,但是会议上员工没有互动,没有发言,分配完工作就散会各忙各的。员工机械化完成工作,不仅业绩没有像mark所预计的数字分布图那样上升,反而不断下降。
业务二部的例会却是讨论得热火朝天,Gary先肯定了上周每一位员工的表现,又特别表扬了有进步的员工。其中小T是部门新员工,业绩比老员工差很多。Gary先表扬了小T上周所作出的努力,还鼓励小T把工作中的困难说出来。从例会中小T找到了解决困难的方法,其他员工也审视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不久小T不仅追上了部门的销售业绩,并且超额完成任务。整个业务二的团队业绩也是一直稳步上升。
升职的同时要授权
A公司对新提升的中层领导职位都是在一定的试用期后才会全部授权,有时连部门换桶水都需要上级批准,这导致部门领导在员工眼里没有威信,整个部门像一盘散沙,连该部门领导也是做事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刚上任的干劲全都消失了。试用期虽然是对被提升人能力的考核,降低企业用工风险,但是没有权限的岗位实质像鸡肋,根本无法发挥其作用和能力,更无法真正考察到该员工的领导能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企业应该在权责方面有的放矢,否则何必把我们这些人提拔上来。”刚刚在这家公司获得提升的小许颇为不满。
合理授权增强责任感
空中客车(天津)总装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 赵正
授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方式。我非常欣赏一句话:不能利用别人的长处便是自己的短处。如何发挥下属的特长,激励其努力工作,合理授权显得非常重要。有些领导把所有的权力揽在自己手里,导致部门“一支笔”,“一言堂”。在某些阶段是必要的,但是在团队发展的过程中,领导如果总是揽权而不授权,其直接结果是,第一,自己会很累,这也是为什么有的领导的电话总是不停,领导没有时间休假或不敢休假的原因;第二,挫伤团队成员的积极性,阻碍员工发展。每个人都希望成长,希望发展,合理授权为其提供了做决定的机会,员工的潜能更容易发挥,责任感归属感更强。
当然,授权不仅是岗位上的提升,也可以是指某一领域的授权,比如让员工轮流主持部门会议,挖掘其不同的才干和能力,或者,可以定期做小组培训,让某一方面强的员工来负责培训和指导。这样不仅让团队整体受益,找到合适的工作方法,提高团队工作效率和凝聚力,还能让负责培训的员工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能力上有所提高。
绩效目标应是可以达到的
绩效考核的目标在于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但是这一年的市场情况变动是非常大的,年初定下的考核目标,到了年底未必适用。而且优胜劣汰也不是企业绩效考核的目标,通过绩效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有序的竞争中发挥员工的最大潜能才是最重要的。
金融危机使Nancy创办的公司所在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去年遭受危机伊始,Nancy便对员工的业绩目标做了相应的调整,让员工都能够有一个可达到的目标。因此危机虽然导致了企业的盈利有些减少,但是员工的气势未减,和很多同行比较起来,Nancy的公司在市场占有率上还有了一定提升。
但是另一家公司却不是这样,这家公司按照公司往年的增长率制定了目标,年终评定时,几乎没有员工可以完成任务,导致这些员工心灰意冷,离开公司甚至跳到竞争对手那里,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损失。
绩效考核不能搞“大锅饭”
普睿司曼(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 肖佳
很多企业都在推行绩效管理作为改善公司经营业绩的工具,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绩效管理的作用打折扣。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目标定得太高或者太低。太高了员工觉得达不到,没有动力,太低了太容易达到,员工虽然高兴了,但公司的业绩上不去。因此,管理者需要根据市场的情况结合过去的业绩制定出一个现实的可以达到的目标,并在经济形势变化的时候对确定的目标进行修订。
2)一个部门员工的绩效都一样,没有根据80/20原则。所谓80/20原则是一定要把10-15%的非常优秀的业绩表现好的员工找出来,进行表彰并加上更多的物质激励。另外,也要把表现不好的5-10%的人找出来,让他们改进,给他们压力,甚至淘汰他们。
3)各部门的目标与公司的目标没有联系。一个员工的目标最好包含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甚至公司目标,这样才能保证大家都能为了公司的总体利益去努力,并相互支持,而不是只为了本部门利益去奋斗。
从上面的几个问题来看,一个自信、善于沟通、公平公正、科学决策、重视合作的管理者才能把绩效管理的工具用好。
新报记者 缪鹏翀
(感谢创润管理咨询公司提供采访支持)
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创润管理咨询公司资深人力资源顾问 杜家奇
主管对员工工作的表扬和认可是非常有效和简单的激励方法。Gary作为领导,主要从团队建设和员工激励入手,肯定员工在工作中作出的努力,让员工增强了信心和工作的热情,让员工从“要我做”的被动工作方式,变为了“我要做”的主动行为,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尤其在工作中遇到瓶颈和困难的员工,应该先给予其肯定,再寻找合理有效的解决方式,让员工感到被尊重和认可,当然表扬和赞许也需要适当的场合,适宜地使用,如果用得过多过于泛滥,会降低“肯定”的价值,甚至适得其反,让员工觉得敷衍和虚情假意。这就需要领导者从心出发,真诚地欣赏和善意地赞许。
真诚地帮助员工改善工作也是激励员工的一种方式,但一定要私下一对一进行,且一定对事不对人,一旦发现进步要及时赞扬,而且最好在公众场合,这样能使员工在激励中进步更快。如果你的团队中的员工经常得到你恰当的帮助和激励,你领导的团队工作绩效会快速提升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