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黄勇
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春秋时期,孔子在家收弟子开坛讲学,引起了鲁定公的重视,经常到宫中讲学。季府的总管阳虎特地去看望孔子,孔子借故不见他。一次特地给孔子留下一只烤乳猪,知道孔子最讲究礼尚往来的,终于得到孔子的回访。从这个典故我们能感受到与人交往的礼节性的重要和彼此礼尚往来的蕴涵。
在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人与人的相处显得更加微妙复杂,人情交往也更为频繁和密切。
亲人之间,感情第一,礼金第二。自然,红白喜事彼此尽心、尽力就好,毋需彼此攀比,毕竟彼此都是知根知底的至亲至爱,只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尽到自己的一份心意,我想,对方是不会怪罪于己的,不需要打肿脸充胖子,让自己苦受罪。就像我的一个舅舅,从商多年,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所以我和妹妹结婚时他都是给了一个大大的红包,而等他的小孩,也就是我的表弟结婚时,他却坚决不肯收自己亲人的礼,这多少让我们有些不好意思,舅舅给出的解释是:“我的条件比你们更强些,自己人不用计较这么多,尽到心意就行了!”想想舅舅的话,确实不无道理,毕竟亲人之间重的是一个“情”字,这是其它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但是人们之间的礼尚往来不仅局限于至亲至爱,职场人际交往更是成为了当今人情交往的重头戏。
所以当同事、朋友、同学升职、乔迁、嫁娶等重要喜庆之事,自然少不了登门祝贺,如果祝贺对象是上司、恩人和重大关系户就更是丝毫不敢怠慢了。试想,能接受到上司和重要客户之约,这不仅代表自己已经跃居“圈内人士”,而且,通过聚会还能将彼此之间感情继而得以升华,虽然你这次掏了个大礼包,下回宴请对方也能收回来,但是用礼包的大小衡量感情的深浅着实让经济能力不足的你苦不堪言,礼金给少了,轻则对方觉得你不够意思,重则失去了对方将自己划为“圈内”的机会,礼金不多、感情不深,日后关系必定要疏远于其他厚礼的人士。想到此,在权衡利弊下,你也只能硬着头皮阔绰一番了,为的是不让自己丢面子、丢身份、更别丢了那难得潜在的利益机会。
在人际关系利益链的驱使下,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互为祝贺和慰问的红白喜事,成为了不少人可怕的人情债,这是当今社会用礼金衡量彼此关系的不健康的社会现象,爱好攀比人士将此现象放大后,让人际交往与礼尚往来的代价变得越来越大。其实,无论亲人之间还是职场的朋友之间,都应该推崇彼此量体载衣、尽心就好的“礼尚往来”的交往理念,而别为了面子,失了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