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婚丧嫁娶宜“节俭”
一进入冬季,订婚、结婚的日渐多起来,人们把请柬戏称为“红色罚款单”, 订婚结婚是人生大事,请三五朋友喝杯小酒无可厚非,可是非要大请宾客,办几十桌宴席就有些铺张了。现在的“人情债”还有,生小孩、迁新居、孩子过生日等都要发请柬、待客等,如果被邀请者不去,好象不给邀请者面子,何况现代社会讲究的是礼尚往来,今天你请他,明天他请你,你不给人家捧场,将来你有事谁给你捧场?
解放前,结婚没有领结婚证的规定,办了宴席以飨父老乡亲,更是向众人宣告,我们已经结婚了。时代不同了,现在如果两位新人到民政部门领了结婚证,这是法律意义上的结婚。可是新人结婚,宴请客人是向亲戚朋友“宣布”——我们结婚了!可是有的宴席大收礼金,甚至以礼金多少来衡量亲情的浓淡、感情的深浅,成了来宾的“斗富场”,使宴席名不副实;一些宴席所受礼金多多,可是掺杂着世俗,更让人可怕的是,有的人拿人家的手软,收了别人的钱和物,是要给人家办事的,在宴席的背后就上演了一幕幕钱权交易的勾当。
一些宴席得办,并且要办好,不仅对当事人留下青春记忆,而且加深了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可是我以为,办宴席应提倡“节俭”二字。节俭,首先宴席规格上要节俭。大多数宴席是包桌,鸡鸭鱼肉山珍海鲜样样俱全,非常丰盛,生怕客吃不饱,生活水平已经得到提高的今天,在宴席散后,大鱼大肉都被倒掉非常浪费,办宴席不妨让客人点菜,想吃什么点什么,吃多少点多少以避免浪费。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饭菜价格直上涨,烟酒要高档的,互相攀比,谁也不想没有面子,办宴者受累、客人更累,请者和被请者都不是赢家,两败俱伤。其二请的客人要“节俭”。有的人请客,无论生疏远离七大姑八大姨只要认识的都要邀请,结果是被请者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使人数无限膨胀,办宴席规模扩大化,请客者感觉很有面子,其实不然,使请客办宴席形成恶性循环。有的办宴席,好象是炫耀家庭实力,成了“赛宝场”目的在敛财,而送礼者有的礼到人不到,心更不到,送礼也成了形式。三是在礼钱要“节俭”。 礼尚往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要求,时下可以举办宴席的托词可谓多矣,如果用礼金礼尚往来就是一种经济负担,赴宴不能空手而去,少的一两百元,多的成千上万元。时下办宴席送礼有一种攀比心理,你送我100,我送你200,你送我300,我再还你400……不仅加重了经济负责,而且让办宴席变了味,办宴席图的是热闹,送一个礼物、凑一个份子表达一下心意就是了,没有必要在送礼上节节攀升,收礼者也不必斤斤计较。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礼物不在于“物”的贵贱,更不在于多少,一句祝福的话语、一份特殊的关爱都能表达出对朋友的尊敬和爱意。
送礼可以,但不能太大了,请客可以,但不能太滥。凡事有个度,超过了度就会对己对人不利,还败坏了社会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