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说明,人情世故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都是避免不了的。礼上往来,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但是我觉得只要是合情合理,适度的人情还是要做的。只是别被“人情”闪了腰。
刚参加工作时,我们最好的同学要结婚,她是第一个结婚,所以这个礼金大小得有个标准,也为以后的“礼金”有个依据。经大家商量后,每人以二百元做为标准。记得当时这个位同学觉得这么铁的关系才值二百,有点不高兴,噘着嘴说:“至少得五百吧!”,话刚出口,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戏笑说:“如果给你五百,明天我也结婚。”“给你一个馍,还我一块饼。”不都一样吗!
当时的我们都是白手起家, 结婚是个大事,没有经济基础实力,礼不在于多少,在于能给你解决燃眉之急问。所以,我们都在结婚前把礼金送上,等结完婚,忙完了才请客。后来,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彼此联系少了,没有大事不联系,没有这些“人情礼事”不来往。有小孩了在医院把“见面礼”送上,客也不用请了,以至于后来的乔迁也不去了,怕,怕这种世俗的礼上往来。
慢慢的工作时间久了,生活圈大了,接触的人多了,这种“世俗”更是免不了,小一茬的同事一个催着一个,不去,显得自己小家子气,去了,礼钱是少不了的。一百元是我最常用,可能是我太小气了吧,我的人际关系还不错,但是没有一个很贴心,很要好的朋友。
想想,也不后悔,做到问心无愧,行事磊落就行了。生活本来就够累了,还要想着这些人情俗事,岂不更累。人情要做,被这个“人情”闪了腰就不好了。(豫光 原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