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1年班组特色:思维在转变,价值在突破
重庆能源集团逢春煤矿 黄强
2011年,班组员工在这一年里以起步于“心”,落脚于“新”的稳健脚步快速踏上了“十二五”征程;2011年,班组员工在这一年里用“实干”加“巧干”不停歇的变化,积极“备份”自己“更新”自我;2011年,班组员工在这一年里瞄准自己的定位,在释放自身热能,激发自身潜能上发挥“细胞”的最大能量,为建设安全、高效、团结、和谐的现代型班组中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回顾2011年,班组员工获取的不仅仅是收获成果的喜悦,还有在这一年里值得回味的个性与特点。
特色之一:勇于担当,做“驾驭”安全的尖兵。这一年,全国企业班组员工共同倡导要做实、做细安全工作。要把“安全”两个字从“嘴上、纸上、墙上”变为我们的工作行动,日常的生活中去;要自觉的完善班组自我约束、相互监督、持续改进的现场安全自管和互管的安全管理机制,坚持抵制“三违”现象,从而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要以“安全问题每一天都是新的,安全工作每一天都是真的,安全效果每一天都是实的”三个安全每一天提醒自己和他人科学的、严谨的对待安全工作,共同提高驾驭安全工作的能力,做到时时、处处、事事安全。
特色之二:善于担当,做班组转型升级的标兵。今年,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公示的“201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全国工人先锋号推荐人选(集体)名单”中看到,企业班组,工人的比例明显高于以往,从中说明,我们企业班组职工在“十二五”的道路上,通过自身的转型成长,获得了企业及社会的认可。
这一年,以中国第一个院士班组长余梦伦为代表的价值文化,把全国班组职工带到了价值创新的新领域,成为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新生力量。这一年,班组员工从企业要求转变到自己积极的求新求变中“破茧”,在跟随不断变化的时代中转变,主动释放自身热能进行创新增效:在岗位上做一专多能,多能多岗的复合型人才,努力追求岗位的最大价值;在劳动方式上实现从体能转换为技能,在创造方式上从知识转换为智能,用符合时代创新发展的要求,努力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凝聚团队的力量,打造高效率的团队,追求团队尽善尽美的效果,努力实现团队合作的最大价值。
特色之三:敢于担当,做企业创新创造的旗手。在班组创新工作室里,有的班组员工一年创效100多万,有的班组员工一年创造成果1000多项,有的班组员工技术成果成为了国内行业的“标杆”并走向了国外,这些成果的取得,无不凝聚广大企业班组员工的创新创造精神。这一年,以“赵国良创新工作室”为代表的班组创新工作室尤如“星星之火燎原之势”,走出了一条属于班组职工自己“鼓捣”搞创新创造的一片土壤。班组职工通过那些看着不起眼的小发明、小创造、小点子开始“捞大鱼”,从一滴水、一度电、一立方气上到一个工艺、一项发明、一个管理新思路上向外扩展、蔓延,从个体攻关、到小团队攻QC课题。在班组创新工作室氛围的带动下,班组员工在这里尽情的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在技术攻关、管理创新、技能竞赛、科研改革上提升了他们科技、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水平。在班组创新工作室的土壤上,每个班组员工都有一展身手的机会搞创新,如今,班组创新工作室已成为班组职工的一笔创新财富,同时,班组职工的创新行动已走向常态化。
这一年,班组员工在关心自己工作成长的同时,也关心企业的发展,他们在职代会上不在沉默,他们在权益保护上不只是在呼吁,他们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有自己的幸福“清单”,他们在实现自身价值上不再“怨天尤人”,因为这一年,他们的思维在转变,价值在突破。 |